一、会计学教研室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于2006年成立了会计学教研室,经过十六年的发展,会计学教研室创建了一个高素质的教研团队,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3人;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2人;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本教研室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专业先导课;主要专业核心课: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基础、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调研方法与写作;主要专业方向课程:会计英语、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会计与财务专题;实验课程:会计账务模拟实训、会计职业岗位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实验。
近年来会计学教研室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学院举办的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承担过2项省部级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科研教研成果丰富。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中取得二十多项奖项,成绩优异。在十六年的办学经历中,会计学教研室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为更好的服务会计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财务管理教研室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于2012年成立了财务管理教研室,2019年、2021年财务管理教研室被评为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优秀教研室。并于2020年获批财务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教研室负责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1.师资队伍
财务管理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讲师3人,助教3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1人,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5人;教研室成员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1名博士,1名博士在读。财务管理教研室具有年轻化、学历水平高的特点,是一个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研团队。
2.承担的主要课程
财务管理教研室主要承担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具体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原理(双语)、成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计算机财务模型、资产评估、财务管理能力实验、财务管理实验等。
3.近几年教研科研成果
教研方面,财务管理教研室教师共立项教研项目13项目,其中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项、校级一流课程(“金课”)建设项目3项、课改项目3项、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学相关论文6篇;出版教材2部。科研方面,立项科研项目11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局级项目6项、校级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28篇。
4.实践教学成果
财务管理教研室始终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十分注重专业特色的建设,将专业学习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素质。教研室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奖项,如首届中国-葡语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市二等奖、第六届“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二等奖、第七届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八届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二等奖、第九届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二等奖、第十届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华北区一等奖、第十届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全国二等奖、首届财务大数据分析大赛天津市一等奖、2020年“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财务数智化大赛(财务大数据赛项)天津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金蝶云管理创新杯北京赛区一等奖等。
三、审计学教研室
审计学教研室成立于2012年,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经过9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年龄、职称与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截止2022年12月,审计学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8名,其中博士1人,其余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团队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2名;学院聘请天津财经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韩传模教授担任审计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长期聘请本部多名教授及副教授参与审计学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工作。根据学院人才培养计划,未来将继续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高职称成员,不断提升团队教学及科研能力。
审计学教研室主要负责审计学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审计学原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学、审计实验等课程。团队成员在教学中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教学环节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实践环节围绕产教融合的思路,依托校内审计仿真实验,强化审计基本技能。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审计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学生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经过团队不懈的努力,教科研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截止2022年6月,审计学教研室成员主持教研项目5项,其中市级一流金课1项,校级一流金课2项,课程改造2项;出版教材2部,其中《审计学》教材荣获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称号;主持科研项目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局级项目5项。依托课题研究,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其中核心期刊8篇。
四、管理会计教研室
管理会计教研室成立于2022年12月,目的在于适应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数智化转型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凝练我院会计学专业特色,培养能够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包括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工作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可持续发展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会计专门人才。
1.师资队伍
管理会计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1人,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1人;所有教师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1人。管理会计教研室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是一支职称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团队在管理会计理论指引体系、实践应用等教科研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2.承担的主要课程
管理会计教研室主要承担管理会计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包括: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基础、成本管理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等课程。
作为新成立的教研室,本教研室充满热情、激情以及创想,也欢迎更多青年才俊一起加入我们,共创更美前景与未来。
五、教学名师工作室
会计学教学团队现有教师30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1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高级职称占全部教师比例近30%。
本团队的建设宗旨是:借助名师工作室的平台,以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为中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德技双馨的会计学优秀教学团队。有效整合教师的智力资源,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集体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课程建设不仅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教学团队对课程体系的实施。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团队建设的载体应是课程。在未来的建设中,我们计划在会计学教学团队之下,建设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和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9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把教学团队的建设坐实做强。使会计学教学团队成为发展目标明确、有良好集体合作精神、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六、AFA学生工作室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AFA学生工作室(以下简称AFA工作室)于2014年经会计学系教师报送学院备案成立,前身是2012年会计学系成立的会计师工作室和CFO工作室。“AFA”是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Accounting)、财务管理专业(Finance)和审计学专业(Auditing)的英文缩写,体现了该学生工作室所覆盖的专业范围。
AFA工作室是在会计学系领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贯彻优质服务、双向教育、自主管理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广大同学锻炼自我、奉献社会提供舞台。主旨在于在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与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相关的各项校内赛事活动;参加校外各类相关赛事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展现珠江学子风采。
自创建以来,AFA工作室以应用技术型大学新顶层设计为指引,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力培训与赛事活动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上下功夫,把工作室建设成一个拓展专业教学时空、培养学生“6+1”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良好工作平台。
近年来,共组织8类45次专业赛事,荣获国家级奖项 59个(其中个人单项奖44个,团体奖15个),市级奖项 62个(个人单项奖49个,团体奖13个)有效激发了会计学系广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七、会计与财务监管研究所
根据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科研管理中心《关于成立会计与财务监管研究所的通知》(津财大珠院科字〔2020〕20 号)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监管研究所于2020年12月成立。
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立足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科前沿,及时跟踪资本市场动态,同时紧密围绕会计准则最新变化进行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我校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相连,推动我校会计学专业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及会计专业硕士点建设工作。
研究所也是管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活动基地,通过研究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举行学术沙龙活动,提高会计学系广大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八、数智管理研究所
根据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科研管理中心《关于成立数智管理研究所的通知》(津财大珠院科字〔2021〕 2号)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监管研究所于2021年5月成立。所长陈益云,副所长任健。
该所共由15位教师组成,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和助教共9人。所内成员立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前沿,及时跟踪市场动态,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财经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自成立至今,参加校内外具有国际及国内影响力的数智财会类会议及参加用友、浪潮等国内知名企业财会数智类培训共20余次;所内每位教师已取得至少2种财会大数据和财务共享类培训证书。科研方面,共取得局级以上课题3项,发表数智财会类论文5篇,在会计学系整体数智转型背景下辅助各专业修订了具有数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开设精品选修课《智能财务分析与可视化》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为新人才培养方案中智能财会类课程教学进行师资储备。综上,该所的成立已积极推动了我校会计学专业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及会计专业硕士点建设工作。而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会计学系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利用数智化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和企业管理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数智化复合型财会类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