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发布者:李云飞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次数:61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名称(中文):形势与政策
2、课程名称(英文)Situation and Policy
3、课程学分与学时:2学分/96学时
4、修读对象:全校本科生
5、课程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当今大学生普遍关心形势与政策的实际情况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设置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学生全面系统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认清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明确时代责任,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知识目标
1)了解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动态;
2)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重大政策;
3)了解国际社会有关热点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形势问题敏锐的洞察力;
2)提高学生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强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教育部、中宣部和天津市教委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二是国内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以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及与一些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动态;三是国际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
1、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
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形势与政策的含义和特征;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的新发展;形势的含义和分类、形势的基本特征;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判断形势的标准;认识形势的基本方法。
2)分析形势的原则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分析形势的原则;分析形势的方法;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制定的原则;政策的实施。
2、国内形势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的热点问题
这部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讲授。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外政策;我党、人大、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宣讲;国内热点问题、突出的重大事件;两岸关系和对台政策问题;与相关国家的关系问题,等等。
具体内容可按以下几个方面的专题展开进行讲授:
1)中国的政党制度与建设: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与特点;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中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任务: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要求。
3)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和精神的解读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环境、人口、教育、文化、卫生等主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中国梦教育: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6)中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中国自古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处理民族的基本原则。中国的宗教分布(人口、民族、地域)及状况(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的基本宗教政策(以国务院白皮书为依据)。
7)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外交政策: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主要表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的外交方针;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推进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8)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与发展趋势: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科技发展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冷战结束与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中国为建立公正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贡献。
9)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国与俄罗斯、日本的关系;
3、国际社会发展的有关热点问题:
1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特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联合国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联合国同中国的关系。
2当前世界的热点问题:一是民族主义问题:民族主义的由来及特征,民族主义问题的表现,民族主义问题的实质。二是国际人权问题:人权问题及其国际化,国际人权斗争(表现及其实质),几种不同的人权观(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权观)。三是恐怖主义问题:恐怖主义的产生,恐怖主义的特征,恐怖主义问题的实质。四是核不扩散问题:核不扩散的国际规范,核不扩散的作用,核不扩散问题的实质,等等。
 
五、教学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不但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而且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灵活,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喜闻乐见,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时效性很强,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要注意适当的灵活性,以保持形势政策教育与形势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观看新闻纪录片等形式安排学习。教师应注重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学生听课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学习后,教师应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2学分,96学时。其中32学时为理论授课,64学时为实践教学。
1)理论课教学安排如下: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专题
1
陈艳丽
天津财经大学
副教授
(1)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
(2)中国特色外交的新战略与积极实践
2
孙福和
天津财经大学
副教授
(1)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的困难与策略
3
陈 旸
河南大学
副教授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涵与意义
4
  
珠江学院
副教授
(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5
李院平
珠江学院
讲师
(1) 中国梦青年梦
(2) 透视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
6
高思峰
珠江学院
讲师
(1)大国外交中的中俄关系
(2)中日关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7
钟学艳
珠江学院
讲师
(1)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研究
(2)新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研究
8
赵艳娇
珠江学院
讲师
(1)从乌克兰公投看中国邻居俄罗斯
(2)新疆原教旨主义与东突势力的猖獗


2)实践课教学安排
 实践课教学与作业格式要求,详见《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选题》与《形式与政策调查报告》。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最终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由理论课成绩和实践课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成绩占60%,实践课成绩占40%
理论课考查包括课堂纪律、考勤、讨论、论文等。期末考试采用撰写论文形式,学生就课上教师讲解的某个专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要求字数在2500字以上,有一定的见解和深度。
实践课考查包括学生在暑假进行的社会调查,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按照“教师提出选题,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三个环节展开。在社会调查报告中应先介绍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和方法等。然后对被调查事物的概况,如历史环境、发展现状、主要成绩或问题等进行阐述。报告结尾应总结此次调查的意义和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应在2014年8月20日前提交调查报告,逾期不合算实践课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