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讲坛|孤独症儿童的循证行为干预:家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12浏览次数:10


主题:孤独症儿童的循证行为干预:家庭的作用

主讲人:李晶

主讲时间: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14:00-15:30

主讲人简介:李晶,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留所工作至今,期间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到德国马普进化人类所访问一年。目前研究工作的兴趣主要关注孤独症儿童社会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及其干预训练,主持多项国家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青促会项目和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子课题。此外,重点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973项目子课题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已发表40多篇中英文文章,同时也参与国内外多个期刊的审稿工作,包括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Autism Research,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擅长对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进行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社会性功能评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与主要抚养者之间亲子互动质量的测评工作。


主讲内容:

1.孤独症谱系障碍概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两项核心,一是在多种场所下,社交交流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二是重复的行为模式、局限的兴趣或活动。此外还有其他诊断标准,如:这些症状一定是在发育早期就有显示,带来了在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临床上的障碍,且不能用智力发育障碍或整体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孤独症人群的社交沟通困难主要体现在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方式等方面,之所以被叫作“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因为孤独症不仅在症状严重程度上有不同,而且不同患儿的病因可能不同,存在非常大的异质性。

2.孤独症循证干预实践现状。孤独症的循证干预经历了从应用行为分析(ABA)向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的转变。1960年代中期,应用行为分析成为孤独症干预的主流理论,主要依赖“刺激-反应-强化”原理的应用。但应用行为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引起患儿学习难以泛化、缺乏自主性,依赖提示等问题,从而可能导致其焦虑、挫败和适应困难等。自然发展行为干预作为由儿童父母在自然环境中提供的同伴介导的干预措施,是基于发展个体差异的干预方式,也是逐渐转向人—家庭—社会(政策、社群)相结合的干预模式,能够解决最初的ABA干预效果缺乏泛化和生态效度低的问题。因而,自然发展行为干预逐步兴起并成为获得普遍认可的早期孤独症干预模式。

3.自然发展行为干预详解。自然发展行为干预(NDBI)是指一类基于学习的行为原理和发展心理学且有实证支持的干预方法,NDBI的核心要素为教学目标(符合发展规律、整体发展、跨发展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教学背景(学习嵌入到自然的有感情意义社会活动背景中)、教学策略(促进发展的各种策略,发展策略+技术行为)。在家庭干预作用的研究方面,目前基于NDBI多种教学策略的实证应用可得出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和沟通技能改善与父母干预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因而当前家庭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尝试将教导父母成为社交教练,以此帮助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沟通能力。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