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初心,红韵传经典”红色书法比赛

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0


在国防宣传月深入开展之际,为贯彻落实国防教育要求,丰富宣传教育形式,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我院于09月18日至10月20日,正式启动“翰墨书初心,红韵传经典”红色书法比赛。本次比赛将传统书法文化与国防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师生在一笔一画中铭记历史、感悟责任,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凝聚爱国强军的思想共识。


数据工程学院经统2401 臧韩

读《七绝·庆抗战胜利其三》,心绪如潮。“焦土曾埋英烈骨”,开篇便以沉重笔调勾勒出抗战岁月的悲壮,那片浸透热血的土地,安葬着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魂,瞬间将人拉回烽火连天的往昔。“山河终见凯歌扬”,又以激昂之态诉说胜利的荣光,破碎的山河终在拼搏后重迎欢歌,尽显民族不屈的脊梁。

“莫忘昔日刀枪影,更筑今朝铁壁强。”这沉痛的历史警示我们,唯有居安思危,方能筑起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书法的端稳与诗句的铿锵交融,配着长城图案,让爱国情怀与历史厚重感直击心底,提醒每个中国人:铭记历史,方能守护和平,砥砺前行。



数据工程学院经统2503 李俊蓉

品读这幅书法作品中的诗句,心中满是对祖国的热爱与身为华夏儿女的自豪。“神州万里庆华诞家和国胜万事兴愿以寸心寄华夏”,寥寥数语,道尽了祖国华诞时举国同庆家国和乐的盛景,也抒发了以赤诚之心报效华夏的深情。“且将岁月照山河,愿以吾辈之青春守这盛世中华”,更是激励着我们,要以青春为笔,以担当为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盛世。


人文学院学前2301 高晓颖

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仿佛也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奔流、万山红遍。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秋景,既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生机,又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沉思。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融合的胸怀,令人震撼。诗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句,让我想到青春不仅是年龄的符号,更是理想与担当的象征。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热血与豪情,在时代的浪潮中敢于“击水”,勇立潮头。这首词不仅是一幅壮丽的秋景图,更是一曲青春的赞歌,激励着我们在奋斗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经济学院金融2501 陈欣怡

这幅书法所书“異彩华夏”四字,笔墨磅礴间尽显张力。“異彩”笔锋开张,墨色浓淡交错如光影错落,“华夏”线条苍劲,似藏开合万象之姿。笔画的飞白藏着灵动,结构的齐正透着大气。“異彩”是不拘俗套的独特,“华夏”是包容万象的格局——这四字既是笔墨的魄力,亦是处世的襟怀:于生活中寻独特之美,于格局里纳万千气象,以舒展之态赴前路,自有不凡风貌。笔墨间的开合,恰是人生该有的舒展与辽阔。


会计学院会计2501 柳伊静

此书法以厚重刚劲的楷体将《沁园春·雪》所体现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笔画方正雄健,既体现了楷体的雄浑,又撑起了此词的格局!通过品读这幅作品时仿佛看到了毛主席作词时所看到的皑皑白雪。每一笔都是将词的再现,这不单纯的是文字的抄写!而是用书法代替语言重新诠释《沁园春·雪》的精神内涵,整体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又有传统书法的雅致,是词和书法两者“形”和“魂”的双向奔赴,是真正的字与词的融合!


数据工程学院计科2501 刘奕辰

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是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从书法艺术与诗词意蕴两方面观之,颇具韵味。书法上,字体取法传统,笔画苍劲有力,提按转折间尽显功力,结体端庄且不失灵动,墨色浓淡相宜,在纸面上营造出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足见书者对笔法与章法的娴熟驾驭,于笔墨间传递出沉稳厚重的气韵。诗词本身气势恢宏,“茫茫九派流中国”等句勾勒出山河壮阔之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又抒发出豪迈情怀。书法与诗词的结合,让观者在品鉴笔墨的同时,亦能透过文字感受伟人的胸襟与时代的风云,于一纸之间,实现了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的交融,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触动。


经济学院税收2201 陈伟珊

这幅行书《沁园春·雪》,以赵孟頫书风演绎经典词作,颇具韵味。笔锋流转间,既见赵体“圆润清秀、筋骨内含”的特质,点画精到,结构端庄,如“封”“飘”等字尽显温婉雅正;又因《沁园春·雪》的豪迈气势,让笔墨多了几分沉雄力道,“舞”“驰”等字的牵丝连带,更添灵动气韵。

书者以传统书风承载革命诗词,恰似在古典笔墨与时代精神间架起桥梁:赵体的典雅温润,衬出词作的壮阔胸襟;诗词的豪情万丈,又赋予书法以精神风骨。观之如见历史与艺术的对话,既感笔墨之美,更叹经典穿越时空的永恒力量,堪称书与文交融的佳构。


经济学院税收2302 范舒哲

笔墨的轻重、节奏,与词里的景、情、志完全同频,让“文字的豪情”变成了“视觉的力量”,读字时仿佛能触到青年意气的温度。作品既有行草“连绵不拘”的写意,也藏着传统书法的笔法功底:起笔的藏露、转折的圆方,都见对法度的承续。一幅好的书法,从不是“字”的堆砌,而是“意”的传递。此作以《沁园春·长沙》为骨,以行草为衣,让经典词作在笔墨里重活一遍——观者见的是字,触的是“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气,是“到中流击水”的豪情,这正是书法“载道”的魅力:纸墨之上,既有艺术之美,更有精神的回响。


数据工程学院物联2501 王一同


这幅书法作品《卜算子·咏梅》,笔力遒劲间尽显梅之风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悬崖花枝俏立,不争春却报春,丛中笑时山花烂漫——笔墨里,梅是坚韧的象征,亦是豁达的化身。笔锋的转折藏着梅迎寒的倔强,墨色的浓淡晕开报春的温柔。人生亦当如梅,于困境中持守本心,于盛放时淡然从容,以己之姿暖岁月,待万紫千红时,安然于丛中笑。这既是词的境界,亦是书法里藏着的生命温度。


管理学院旅专2502 王博

这幅“異彩华夏”,飞白处流淌着灵动,严整间屹立着大气。“異彩”是不拘一格的风骨,“华夏”是包容天地的格局。这四字不仅是纸上的笔走龙蛇,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在生活里活出独特的精彩,在胸怀中接纳世界的多样。当生命如这笔墨般舒展与开阔时,便自成一片壮阔风景。


数据工程学院 物联2501 王一同

艺术虽无声,却震耳欲聋。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和平不是遗忘伤疤,而是带着记忆的重量选择宽恕与前行。这幅画是一座视觉的纪念碑,它不煽动仇恨,而是唤醒良知:每一片今天的晴空,都源于昨日沉重的代价。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回答,也是对未来最庄重的承诺。


会计学院会计2531 贾茹

这幅画以浓烈色彩织就华夏意象:天坛的飞檐、长城的蜿蜒、故宫的朱墙,与腾跃的金龙、盛放的牡丹相融,每一笔都是文化的脉搏。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舒展的鳞爪裹着千年气魄;牡丹晕开国色,与古建筑的轮廓叠出文明的厚重。色彩的热烈里,是对故土的深情——那些沉淀在符号里的记忆,是山河的脊梁,也是心底的根脉。

此次红色书法比赛紧紧围绕国防宣传月主题,以笔墨传递信念,以艺术凝聚力量,有效拓展了国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活动不仅展现了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营造了“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注入了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