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十六大以来的10年,见证着中国改革创新的坚定步伐。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主义中国在10年间开拓前行,写下令人赞叹的中国答卷。
10年来,农业税取消、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呈现可贵品格。以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倒逼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彰显深刻内涵。从医疗、教育到收入分配、财税体制,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发挥重要作用。
理论创新成为推动实践的巨大力量,创新意识融入中国发展的每一个领域。
建设新农村、制定区域发展新战略、发展新型城镇化,一系列新部署开启了新格局。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市场机制,一系列新探索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矢志不渝地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更让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回首10年,创新为中国发展赢得新优势、开启新画卷。勇于创新、持续创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编 者
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7.4%。数字看起来不高,中国却欣喜其“稳”以及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服务业比重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新增就业再创新高。
有国外媒体评价,8年来中国GDP预期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是为了“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而前三季度的表现,更表明中国“不再痴迷于想方设法提高增长速度”。
从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到更看重经济结构的优化,从紧紧盯着GDP到建立全面综合的考核机制,中国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支撑这种提升的是不断创新深化的发展理念——中国要发展,更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速度,但绝不是单纯求快,而是好字当头、又好又快。
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硕果。
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国民经济这艘巨轮前行的航向愈加明确,动力愈加强劲。
从强调速度到“好”字优先,发展有了新思路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多年惯用提法,变“又快又好”为“又好又快”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新思路。
步入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卓著:总量跃至全球第二,年均增速持续居世界主要经济体首位,“快”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快速发展,使中国人拥抱更富足的生活,迈向全面小康。快速发展,使中国在国际上拥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然而,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挑战。
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运行应做出怎样的主动调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在提升整体国力和化解深层次矛盾间寻求突破?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多年惯用提法,将“好”字放在了“快”字之前。看似简单的顺序调整,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好”成为追求的首要目标。
——从“总量”到“人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展望2020年时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目标代替了延续多年的“总量”目标,中国更加务实,更加关注发展的含金量和民众的福祉。
发展的认识在深化,发展的理念在成熟。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全力以赴抗冲击、共克时艰保增长的同时,也在冷静思考、全面反省。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让认识升华。
从“经济的快速增长”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转变”,中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共识在充分凝聚。
“又好又快”的理念深入人心。
把快置于好前,往往是“求快”的一手比较硬,“求好”的一手比较软,与之伴随的必然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方式——速度可能很快,但质量不高,代价偏大。“好”在“快”前,意味着“快”服从于“好”,“好”中求“快”,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注意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加快转方式,发展质量在提升
△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力军
新思路,新探索,新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国民经济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GDP。“十一五”期间,我国连续5年将当年国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8%。虽然看起来没有变化,内涵却大不相同。其中的2009年确定的8%,关键是保增长。但在2009年已实现GDP增长9.1%的情况下仍确定2010年的目标是8%,则是侧重于不盲目追求高速度。进入2012年,中国更将预期增速调至8%以内,追求好的决心更加凸显。
新的速度观在形成。“西部还不富,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追赶上去。但这个快是服从于好的快。”贵州明确了发展思路。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能源资源丰富。近几年交通改善,有人说,只要将资源挖上来、运出去,就能换来一座“金山”。贵州省委、省政府却强调,避免单纯“吃资源饭”,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十八大代表、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介绍说,当地已明令要求,新上项目中磷矿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100%。
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增强,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投资强、消费弱”一度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肋。近年来,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等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过热行业扩张,引导更多资金进入薄弱环节和高新技术行业,投资增幅在宏观调控作用下逐步回落。与此同时,随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家电下乡等直接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短板”一点点长高。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日趋强劲。
轻的重起来,冷的热起来。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2012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8%。201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位居首位,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力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出现可喜变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2012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快了1.7个百分点。
体制机制斩关夺隘,为又好又快护航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首次出现8个约束性指标,涉及能源、环保、人口等,对发展的质量和方式划出硬杠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斩关夺隘,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首次出现8个约束性指标。这8个指标,不仅包括“十五”未实现的能源和环保指标,还覆盖了人口控制、养老保险、农村医疗等民生社会领域,个个都是硬碰硬的问题。
约束性指标的出现,对发展的质量和方式做出了硬性的规定,折射出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精神,更折射出中国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的决心和信心。
建立新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干部考核评价首先要彻底告别“唯GDP论英雄”。
“要从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入手,增强‘转’的自觉性。”率先转型的上海,果断取消了对区县委局的GDP考核,新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注重生态环境是否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是否得到增强。
建立新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必须下决心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让政策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国有16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在经济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不会让企业承受不起?许多地方表示,企业要认识到,再不能一味靠着低成本优势吃饭,而是要主动考虑转型升级,谋求又好又快。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昉介绍说,在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最低工资标准确定要年均增长13%以上,五年接近翻一番,这对保护弱势群体有着重要意义。
不论是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还是同样正在推进的财税体制改革、资源价格改革等,每一项创新都为加快转变、“又好又快”注入强大动力。
好字优先,又好又快。今天的中国,更加自信从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奔向阳光灿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