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一流课程

发布时间:2023-12-18浏览次数:1086

《税务代理实务》课程简介

《税务代理实务》课程是高校税收学、会计学、财政学等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也是税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该课程授课目的是通过对该课程税务代理的系统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训,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税务代理实务内容的基本概念、各税种应纳税额的准确申报代理和纳税审查代理以及办(报)税程序能力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培养,为学好税收实务及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实践(实验)课程之一,它是研究以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为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会计等经济业务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决策活动提供帮助,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它是由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熟悉云会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等最新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为以后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会计信息化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业务处理流程、系统功能以及会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能力,强调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实现提升学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能力和会计信息综合分析能力的高阶性、创新性培养目标。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本课程运用会计学原理中的概念、原则与方法,以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着重阐述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则、程序与方法,并以财务报告方式为企业投资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课程定位:本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工作能力,采用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先导课程是会计学原理,其后续课程是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

课程目标: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提供信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明确什么是财务会计;

2.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及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方法;

3.能根据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会计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沿理论和方法。明确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和内容体系;熟练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

熟练掌握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掌握外币会计的核算方法及外币报表折算。

掌握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模式。

熟练掌握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本课程以专题形式划分,分为企业合并专题、合并财务报表专题、外币专题、中期报告分部报告专题、租赁会计专题。具体包括以下章节:

第一章 企业合并

第二章 购买日(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

第三章 购买日后合并财务报表

第四章 企业集团内部资产业务

第五章 企业集团内部债券业务与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六章  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

第七章 物价变动会计

第八章 分部报告与中期报告

第九章 租赁会计


《审计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审计学

课程编号

 

总学时

32

课堂讲授及讨论

24

学分

2

线上学习

8

前导课程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后续课程

审计实验

适用专业

会计学(财会、管会、会计专业方向)、财务管理、酒店财务管理

课程属性

公共课(           必修课( )        考试课( )

专业课(√ )          选修课(        考查课(√)

(二)课程性质和地位

《审计学》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酒店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面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审计学》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实务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职业道德、准则体系、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主要内容。

(四)教学目标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知识,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二、“金课”主要建设成果

(一)确立课程改革目标

根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审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本课程改革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推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数智化教学改革升级。具体目标如下:

1.课程思政目标

(1)把握审计的本质规律,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增强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认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各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培养服务于国家良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熟悉审计的发展历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总结演化规律,感受党和国家创新探索的初心、坚守和智慧。培养正确的审计职业观念,遵守审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2.知识传授目标

(1)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能,形成完整的审计知识体系。

(2)掌握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流程,形成系统的审计逻辑框架。

(3)了解审计行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前沿,形成初步的职业洞察力。

(4)掌握审计报告编制内容和要求,能够编制和阅读审计报告。

3.能力培养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具体的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案例,培养独立审计能力。

(2)掌握审计的基础逻辑和本质规律,并能将之迁移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之中,形成灵活应变能力。

(3)能够了解数智时代审计变革的前景与影响,形成独立分析审计问题的思辨能力。

(二)重构教学内容

1.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按照审计业务特征将教学项目化、知识模块化。将教材内容重分类为“接受业务委托的前期准备”、“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五大教学项目,提高教学易接受性和实操性。

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审计学》教学克服“大而全”的问题,坚持理论“适度”+“精当”的原则,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下,注重理论适度够用,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教学针对性。

3.新增舞弊审计教学内容。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具有反舞弊知识和技能的财经人才,因此在优化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积极吸纳行业热点内容,追踪资本市场相关财务舞弊案件。会计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传统审计学内容尚未涉猎舞弊审计教学内容。但从审计学课程担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分析,应该让学生具有适应相关领域审计、监督、治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课程在内容重构基础上,增加了舞弊审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前沿性。

4.引入虚拟仿真审计内容。为打造审计教学理实一体的场景体验,在存货盘点、应收账款函证等特定教学内容引入虚拟仿真资源,提高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审计分析、审计判断能力。

5.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适应各领域审计、监督、治理工作的新时代人才,是审计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突出价值塑造。


《会计学原理》课程简介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主要包括会计的含义、对象、方法、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础、账户、会计科目、记账方法、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以及财务报告等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从事各种会计工作所必备的会计学基础知识,为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会计学原理》课程形成了如下特色:

第一,为使课程内容和结构符合学生(初学者)的逻辑思维和成长规律,在自编教材中改革了课程内容结构体系,能更系统的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建立起初步的会计思维,实现专业的“入门”;

第二,将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测验题,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还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测验题,实现测验内容和考核过程的挑战度,加大对资格考试的支持力度,提高学生的通过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还能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对所学内容进行模拟实训,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将课程思政内容系统化地融入自编教材和教案,结合思政、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采取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形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第二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金课,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审计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课程结合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以及我院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传承已有的课程建设的基础,对标两性一度和课程思政的要求,把专业理论发展、数智技术发展和职业需求相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创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成本管理会计各知识模块的内在逻辑;掌握运用基本理论和大数据技术,结合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成本计算、开展经营分析,进行经营预测决策,制定经营计划,实施经营控制与业绩考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课程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数据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总目标

依据我校办学定位、《会计学(注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及本校学生特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本课程的总目标为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培养“6+1”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审计人才。

 “6+1”能力指标体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理性批判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耐受挫折能力。

2、具体目标

(1)培养审计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在具体审计环境下,恰当地应用审计技术,形成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恪守审计职业道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2)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穿透重点知识点构建审计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利用审计中的逻辑分析框架,从商业环境中识别和应对风险,形成审计思维方式,提高审计判断能力。

(3)提升审计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审计中的逻辑分析框架,按循环或按项目敏感地识别、评估风险,并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进一步审计测试,以获取一环扣一环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意见,提高审计质量。

(4)构建同理心。通过设计审计执业场景、再现审计沟通实况,引导学生体会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如何考虑个体的情绪、想法、立场和感受,从同理心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审计实践的内在逻辑,并借助换位思考,提升学生执业时的软技能。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CPA审计专业知识、CPA职业谨慎、大数据审计思维,熟悉审计流程和审计软件原理,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写,能够运用所学积极参与审计实践的能力。使学生CPA审计知识、审计能力、审计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审计思维。

二、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1、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本课程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管理”的基本思路,首先在课程开始前,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学情情况;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线上平台,延伸教学环节,并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审计职业敏感度。

2、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包括13章,分为三大部分:风险导向审计(1-3章)、循环审计及审计报告(4-10章)和其他(11-13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CPA审计》课程具体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

所属部分

第一章审计概述

风险导向审计

第二章风险评估

第三章风险应对

第四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循环审计

第五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六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第七章货币资金的审计

第八章对特殊事项的考虑

第九章完成审计工作

第十章审计报告

第十一章质量管理

其他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

第十三章内部控制审计

3、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本课程资源建设类型如下图1所示,各类型建设资源使用时间安排如下表2所示:

表2:《CPA审计》课程建设各资源使用时间安排

资源类型

使用时间安排

使用时间安排

知识点视频

课前

PPT

课前

知识导图

课前(章节思维导图)、课堂(各知识点有关的图)、课后(各章重难点小结)

随堂测试

课堂(前测、中测)

习题

课后

案例

小案例

课堂(讨论)

大案例

课堂及课后

课后阅读资源

课后

4、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情况

本课程建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线上使用的平台为学习通教学平台,线下为多媒体教室。课程中要求学生进行 “课前-课堂-课后”全过程学习,其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课前

在课前一般一周左右通过学习通平台以通知的方式(如图2所示),给同学们发放一周的教学内容安排与学习要求,并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源:PPT、思维导图、课外阅读资源等。

图2:《CPA审计》课程一周教学内容安排与学习要求

(2)课中

课中首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课前测试,以检验同学们的课前预习效果;其次,根据同学们的测试结果对相关重难点知识进行课堂讲解,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搭配相关课中测试,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课堂讲解的同时,通过随机提问、投票、主题讨论等实时互动;最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和答疑。

(3)课后

课后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相关资源补充,并进行线上的互动交流。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1、课程教学方法

《CPA审计》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对于课程内容涉及的风险导向审计、循环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等重要理论知识,结合PPT进行梳理、借助学生已有的审计相关知识概念,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教学中,通过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3)情景模拟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形象的理解和掌握风险导向审计及各取证方法在审计中的运用,本课程教学中针对合班涉及的两个行政班分设“情况百出”的被审计单位A和“无所不能”的注册会计师B两个角色,通过分组由A给出不同的情景设计,B针对A给出的不同情形,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2、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模式,比重为4:6。平时考核由学生出勤+测试+课堂互动+章节学习次数构成(由学习通软件直接导出,如下图3所示),期末考试涉及的题型有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和案例分析题,其中识记题占20%,理解题占20%,应用题占30%,综合分析题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