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简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6浏览次数:0

 马克思:《资本论》简介

(18671894),见《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3卷,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26

历史背景

马克思所著《资本论》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第二卷出版于1885年,第三卷出版于1894年。第二、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第四卷恩格斯原来也计划整理出版,但还未来得及便逝世了。

《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是考茨基根据马克思的遗稿整理出版的。但考茨基对马克思的手稿做了许多删改和变动,这自然影响到这部著作本身的价值。马克思的原意是:第四卷是前三卷的继续。马克思在本卷中除了总结和进一步发展了他在前三卷所提出的批判和评价外,还揭露了各种经济学派在它们历史发展中的联系和连贯性。而考茨基则认为它是和《资本论》前三卷平行的著作。这就歪曲了这部伟大著作的性质。因此,19541961年原苏联又重新按照马克思18611863年手稿的次序编辑出版了这部书的俄文新版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本书,就是根据这个新版本翻译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结晶。马克思在大学(柏林大学)读书时,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但他研究得更多的是哲学和历史。毕业后,开始为激进报纸《莱茵报》撰稿,后任该报主编。在此期间,遇到很多经济事件,促使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对此,马克思自己写道:“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替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马克思在研究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几乎阅读了以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并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史料、重要文献以及调查报告、蓝皮[c1] ,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他所写的一系列理论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标志。它们是:《哲学的贫困》(18478月)、《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秋)、《共产党宣言》(184712月-18481月与恩格斯合写)。1848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亲自参加并领导了工人运动,暂时中断了经济研究工作。革命失败后,为了总结失败原因,解决革命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又开始进一步研究经济问题。时间可以从1850年算起,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又“再从头开始,用批判的精神来透彻地研究新的材料。”

18596月,马克思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批判》,此书正是后来《资本论》内容的一部分。此书出版后,马克思又重新修订了写作计划,决定以《资本论》为总标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发表他的全部经济学研究成果,他加紧了研究进程,于18611863年完成了《资本论》的初稿,不久经过进一步加工,出版了第一卷。

马克思之所以最后决定采用《资本论》为标题,是因为他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关系——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工人阶级的关系。《资本论》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要做到这一点,同时就必须批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这亦即要加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因。《资本论》写作和出版的时期,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和发展的时期。17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法、德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18世纪60年代经过产业革命,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便逐步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在这个时期已在英国、法国、德国确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已明显地显露并日益尖锐化了,从1825年开始发生并在此后接连剧烈爆发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开始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日益扩大,在斗争中其组织性和纪律性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内部的联系打破了行业、地区和民族的界限,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斗志,从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仅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逐渐由单纯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有一个明确本阶级利益、力量、前途和历史使命的科学理论,马克思的《资本论》正是适应这样的要求而写成的理论著作。这说明,《资本论》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资本论》本身也是革命批判的产物。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资本论》第1卷第24页)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阶级进行了批判,揭露了资本家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的秘密和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其次,马克思还批判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他运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同时指出,无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还是庸俗经济学,其根本性的致命缺陷,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马克思正是从这里着手,在批判之中,建立起崭新的科学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中心思想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首先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以无可争辩的罕见的博学,在与整个经济科学的联系中,考察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全部关系,把‘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并且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而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是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资本论》中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说明。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开头的第一篇在阐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过程中,分析了资本产生的必然性,指出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接着,在第二篇到第六篇,阐明了资本是如何带来剩余价值的,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榨取剩余价值,从而揭示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在这一卷的最后一篇,即第七篇中,进而阐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论证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这里最特出的是令人信服地证明,与资本的积聚和积累同时并进地也发生了工人过剩人口的积累,而这两个过程归根到底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变革的必要,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变革的可能。”[]

《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很显然,如果说《资本论》“第一卷表明,资本家怎样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第二卷则表明,这个最初包含在商品里的剩余价谊怎样实现为货币。”[]《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资本论》第3卷第29页)第二卷是一部“异常出色的研究著作,人们从中将会第一次懂得什么是货币,什么是资本,以及其他许多东西。”[]

《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里的中心是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在剩余价值走完前两卷所揭示的过程之后,剩余价值的分配就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着整个第三卷”[]在这一卷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各个规律分别进行了研究,诸如: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的关系;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及其下降趋势的规律;商业资本产生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的形成以及利润划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在借贷资本基础上产生的信用系统及其主要体现者银行和交易所的发展;超领利润的产生及其在一定场合转化为地租;工人阶级新创造的价值在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三种所得形态的总分配以及与这三种所得形态的所得者相应而形成的工人、资本家、地主―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

《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它是前三卷的继续,在这里,马克思除了总结和进一步发展了他在前三卷中所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的批判和评价,还揭露了各种经济学派在它们历史发展中的联系和连贯性。

基本内容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本卷共七篇二十五章。中心内容是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即把资本的流通过程暂时撇开,集中分析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本身的产生和生产过程。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更突出地揭示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也即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本卷可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篇,核心是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第二部分,即26篇,核心是阐述剩余价值论和工资理论。第三部分,即第7篇,核心是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它包括13章,在这里,马克思在集中阐明他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揭示了资本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指出,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资本论》第1卷第167页)

从本篇的标题可以看出,这一篇着重考察的是商品和货币这两个基本经济范畴。不过,这里还不是直接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和货币,而是考察商品和货币一般。从其内容上看,这里的分析更适合于简单商品经济的情况。但是,这里绝不是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关的。首先,资本主义是商品货币关系更为发达的社会,这里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的分析,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发生的。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和发展以至为更高的经济制度所代替的规律性,也必须从简单商品经济的分析开始。正如恩格斯所说:研究经济范畴“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马克思在第一卷的开头从他作为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生产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派生的形式,即已经在资本主义下变形的商品出发”,“然后从这个基础进到资本”。(《资本论》第3卷第17页)

第一章 商品

这一章是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各个侧面。在第一节马克思考察了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分析商品使用价值时,马克思先阐明使用价值一般,他指出:“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其特点是,第一,其有用性决定于物体本身的属性,离开物体它就不存在;第二,其使用价值跟人们取得它耗费多少劳动无关;第三,人们考察使用价值时,总是以它的一定量为前提;第四,使用价值只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例如,铁路只有通了车才是现实的铁路;第五,无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值的这些特点,都属于物的自然属性。当这个物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转化为商品的时候,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仍然有包含自然属性的一面,但是,商品使用价值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48页)“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商品使用价值,作为“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它。商品使用价值,与自然物或产品使用价值不同,它是专门为别人(不是为自己)并通过交换(等价交换)到达别人手里的使用价值,因而,它是个历史范畴。

在分析商品使用价值后,接着分析商品的价值,揭示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价值是商品的另一个属性。马克思从交换价值入手,从形式到内容,从现象到本质,最后揭示出商品价值的实体,并阐明了商品价值量。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相交换,后者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虽然,其比例是因时、因地不断变动的,从现象上看交换价值似乎是偶然的相对的,其实,在偶然性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性的东西。小麦的这许多交换价值,既然都与小麦相等,那么,它们必定彼此相等。这说明,它们中间必定有某种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不过是这个等同东西的表现形式。这个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它不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多种商品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不同质的东西是不能进行量的比较的。

撇开商品体的使用价值,剩下的就“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第51页)价值的实体,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马克思对商品价值量的分析,集中于如下两点。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既然价值的实体是凝结的抽象劳动,当然价值量也只能由凝结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这当然不是说,一个人技术越不熟练或者越懒惰,他生产商品耗费的时间越长,他商品的价值量越大。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劳动量,不是个别人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52页)

第二,商品价值量随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生产力的高低是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衡量的,社会劳动生产力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每件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第53页)

在本节的最后,马克思对商品进行了总结性概括,他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品才转化为商品。

在第二节,考察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有用劳动,它之所以是具体的,是由这种劳动的具体“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第55页)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的差别形成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当然它不是形成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撇开,剩下的就不过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即人类的脑髓、肌肉、神经、手等等在生产上的支出,即是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耗费为计量单位的,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本章的第三节阐明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也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本节的标题是“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马克思分析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具有两种形式,即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其中自然形式是直接的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因为这是由商品体的物质成分构成的。而其价值形式却是难于捉模的,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在本节着重阐明的是交换价值如何表现价值,交换价值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这样,货币的谜就会随着消失。”(第61页)接着马克思依次分析了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0麻布=1件上衣(即20麻布值1件上衣).

马克思指出:在上式中,1件上衣就是20麻布的交换价值。“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因此,马克思对简单价值形式作重点分析。他加了四个小标题,(l)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处于20麻布地位的商品存在于相对价值形式中,而处于1件上衣地位的商品,则存在于等价形式之中。这里,马克思着重指出两点,第一,等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另一方面又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第二,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商品,是积极主动的,而处于等价形式地位的商品则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前者急力要求表现自己的价值,而后者则是表现价值的材料。(2)相对价值形式。这里马克思先分析了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然后分析相对价值形式量的规定性,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分析的。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中心是说明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商品价值是怎样被表现出来的,又为什么能够被表现了。回答是:通过价值关系被表现出来的,因为交换双方都具有质的同一性。在20麻布=1件上衣的交换关系中,麻布的价值是通过与上衣的交换关系把上衣当做麻布的“等价物”而表现出来。在等式中,上衣是以价值物的形式存在着,因为只有作为价值物它才能与麻布相同,才能相互比较。同时,麻布的价值要得到表现,它本身也必须具有价值,因为它只有具有价值,才能把上衣当做相等的东西,才能相互交换。可见,麻布和上衣之所以能够交换,上衣之所以能够成为麻布的价值表现材料,只是因为双方都包含着共同的东西——价值。总之,通过价值关系,商品上衣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麻布的价值形式,从而也就成了它的价值,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成了商品麻布的价值表现材料,在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上相对表现出商品麻布的价值,这就是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在考察“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时,马克思指出:价值形式不只是表现价值,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都包含一定量的价值,生产力的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会发生很大影响。“20麻布=1件上衣”这个等式的前提是:这两个商品量正好包含有同样多的价值。但是生产20麻或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各自的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对价值形式量的规定性,取决于相对价值形式商品和等价形式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例如,加码麻布的相对价值量,既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量、又取决于上衣的价值量。显然,等式两端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对于相对价值量的影响,必然是出现多种多样的复杂情况,马克思在这里概括了四种情况。(第67~69页)他最后指出,在实际生活中,不论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还是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都是在变化的,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也必然是复杂多变的。

在分析相对价值形式以后,接着分析等价形式。主要是阐明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即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在揭示等价形式特点的过程中,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贝利等人把价值表现只理解为是一种单纯数量关系的错误观点,他指出,价值表现不只是量的关系,它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用塔糖同砝码在天平上的关系来进行说明,只有在两者发生重量关系之下,砝码才成为塔糖重量的尺度。同样,麻布和上衣在价值形式上的价值关系或社会关系,才使上衣成为麻布价值量的尺度。

在分别考察了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后,又对价值形式进行了综合考察,列出“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小标题。其内容有如下几点:第一,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独立的表现形式。第二,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价值形式中表现为外部的对立。第三,简单价值形式,还只是一种胚胎形式,它必然要向扩大的价值形式等一系列价值形式过渡。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价值形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

在这里,马克思分别考察了扩大价值形式之下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特点和缺点。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所谓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的商品,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商品世界其他无数商品体,每种商品体都成为反映它的价值的镜子。(第78页)对于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马克思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质的方面,在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阶段,商品麻布的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同上)量的方面:从量的方面看,两种商品相交换在比例上的偶然性被排除了。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比较稳定了。

2)特殊等价形式。

处于等价形式地位每一种商品都以各自的特殊自然形式充当价值形式,因而成为特殊的等价形式。这样,生产它们的特殊的具体劳动也成为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马克思从等式的两端分别揭示了它们的缺点。

从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看,其缺点是:第一,其相对价值表现是并未最后完成的.第二,其相对价值表现是杂乱无章的。第三,其相对价值表现是不统一的。

从特殊的等价形式看,其缺点是,第一无数等价形式并列,它本身就表现了它的局限性或偶然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往往相互排斥从而不能顺利成交,因而不能顺利地成为等价形式。第二,每个特殊等价物中包含的具体劳动,各自都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因而仍然是不充分的.扩大价值形式的上述缺点,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必然酿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日趋尖锐。这就要求价值形式进一步向前发展。

C.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之下,各种商品都与一种起一般等价作用的商品交换,“现在,商品价值的表现:1.是简单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2.是统一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它们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和共同的,因而是一般的。”(第81页)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l)价值形式的变化了的性质。

这里中心的是阐明,到了一般价值形式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才全面地表现出来,因为它是社会公认的价值形式。只有在这时,才显示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

2)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

这里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小节,为了说明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过渡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全面分析了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发展关系。第一,双方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相互适应的,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促进着等价形式的发展,而等价形式又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第二,双方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的程度随双方的发展而加强。在简单价值形式阶段,双方包含着的对立,还未固定下来。在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双方的对立固定了。这时等式两边的位置不能交换了,因为一交换就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但还是杂乱无章的。到了一般价值形式阶段,从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特殊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此时,两极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固定和加强了。

3)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本小节中心是讲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过渡,是等价形式同这种被推举出来的特殊商品(金或银)的自然形式相结合的结果。

D.货币形式

其公式是:

在这里,马克思讲了如下几点:第一,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价值形式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第二,金成为货币商品,一般价值形式就转化为货币形式。货币是独占了价值形式地位的商品,成了一般等价物。第三,货币出现后,商品价值的相对表现即为商品价格。第四,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简单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

本章的第四节是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从劳动价值论这个中心看,前三节顺次分析了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价值表现形式,第四节则是集中揭示价值的实质,即价值体现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这一节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四个问题,第一,阐明了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表现。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性质就是指商品的神秘性。即人们对商品产生的神秘观念,亦即由于人们不了解商品,一味认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天天和我们打交道的商品,具有一种像神一样的超人的力量,荒诞地统治着人。第二,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及其必然性。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条件即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在于在这个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即私人劳动的社会性采取了价值、价值量、货币等形式.为什么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会使人崇拜商品,出现商品拜物教呢?首先,商品物的外壳掩盖着价值实体,其次,商品价值量的客观运动过程掩盖了价值的内容。其客观运动过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但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量)随着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反之则相反)。并且,这个客观运动过程又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第92页)再次,当商品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时,更使人感到似乎金银天然是货币。这就更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的神秘性。第三,在商品生产以外的经济形式中没有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列举了鲁滨逊的故事,中世纪封建农奴制、自给自足的农村农民家庭内部和自由人联合,在这一切场合,产品并不表现为商品,劳动也不表现为价值,劳动时间也不表现为价值量,所以,没有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指出,宗教作为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只有到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极明白而合理”的时候,才会消失,而商品的拜物教也是这样,“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第97页)第四,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和它们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理论上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他们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二是他们没有分析过商品的价值形式。所以,尽管他们提出并分析过价值和价值量,但从未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要采取这种形式呢?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第97~98页)正因为如此,所以,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陷入拜物教的迷雾之中。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从本章的标题可以看出,本章的研究对象是商品的“交换过程”。商品的交换过程,正是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整个交换过程充满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因此,可以说这一章同第一章一起都是研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的。但是与第一章不同,本章是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统一的角度,即从二者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分析各种商品之间的实际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相互间的实际关系,是它们的交换过程”,“商品的交换过程,应该既是这些矛盾的展开,又是这些矛盾的解决”。

本章归纳起来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其顺序是:先分析商品内在矛盾及其在交换过程中的表现;然后从历史上考察商品交换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最后阐明货币的实质并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货币理论方面的错误观点,揭示货币拜物教的秘密。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本章是在前面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基础上来考察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的各种职能,都是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发生的,考察货币的各种职能,不能不考察商品流通。因此,马克思把本章的标题定名为“货币或商品流通”。本章共分三节,前两节考察货币的基本职能,第三节考察其他三个职能。

第一节价值尺度。中心是阐明什么是价值尺度职能,如何执行这一职能。马克思指出,所谓价值尺度,即表现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借助于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即包含某一固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货币在借助于价格标准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便成为计算货币,而计算货币则进一步掩盖了货币的本质。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便是商品价格,而商品的价格形式中包含着新的深刻矛盾。

第二节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之一。货币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作为价值尺度是为衡量或计算商品价值服务的,而作为流通手段,则是为商品形态变化服务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成商品-货币-商品……的交错运动,便是商品流通。在整个商品流通中,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逻辑上看都是商品运动决定货币运动。因此,马克思在这里先分析商品流通即商品形态变化,然后再分析货币流通。马克思在本节下设的小节是,(a)商品的形态变化;(b)货币的流通;(c)铸币:价值符号。

在分析“商品的形态变化”中,马克思依次讲了如下内容,第一,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商品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商品-货币-商品”的形态变化来完成的,它是商品内部矛盾的展开,又是这个矛盾运动的新形式。商品最初是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交换过程的,它们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只是交换过程的需要才使商品世界划分为普通商品和货币商品,于是出现了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这种对立不过是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的外部表现。在这种关系中,普通商品现实上是使用价值,其价值观念地表现在货币上,而货币商品,则现实上是价值,其使用价值却观念地存在于其他商品上。在商品-货币-商品形态变化中,其物质内容就是两种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物质变换,物质变换的结果一经实现,过程也就结束。第二,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即WG。商品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两个形态变化的关键环节,“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第124页)“惊险”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生产无政府状态;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同时是另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第三,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GW。马克思指出,商品第二形态变化一般说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其特点是:买的同时就是卖。因此,一个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也即另一个商品的第一形态的变化,而且,由于生产者的生产总是单方面的大批量的,其需要却是多方面的,所以常常是一种商品大宗出售后再进行分散地多次购买,这样,一种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往往会引起许多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第四,商品的总形态变化,WGW。马克思指出:商品总形态变化是两个对立的形态变化的统一,它本身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形态变化形成一个循环,互相交错的商品形态变化的循环,构成商品流通。

例如:

上述商品交错进行的总形态变化中,每一个商品的总形态变化,都会引起和结束其他两个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形态变化的全部过程,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虽然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又发展了交换过程的矛盾。因而商品流通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这里对萨伊教条进行了批判。

在分析“货币的流通”中.突出阐明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性质、特点及其量的规定。马克思指出,货币流通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它的出发点的运动。其特点是,它不仅不构成循环,恰恰排斥循环,它先来而后走,一去不复返。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商品流通引起或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反映商品流通。货币流通量的规律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流通的商品量x价格水平),同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其公式如下:

在分析“铸币:价值符号”中,马克思主要阐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铸币的产生和特点,二是纸币及其流通规律。他指出:铸币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具有一定名称、成色、重量和形状的金属货币。铸币起初由私人铸造,后来是国家铸造。因而“金银作为铸币穿着不同的国家制服”(第144页)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铸币的实际重量同其名义重量的分离,从而使其变成单纯价值符号。从马克思在《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析中看,铸币的实际重量与其名义重量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磨损,二是人为刮削,三是国家和私人伪造。这种分离“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第145页)“正如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商品的交换过程结晶为金货币一样,金货币在流通中升华为它自身的象征,最初采取磨损的金铸币的形式,而后采取金属辅币的形式,最后采取无价值的记号、纸片、单纯的价值符号的形式。”[]纸币“是有强制流动的国家纸币。”(第146页)历史上的纸币,还有一种是信用货币,它是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相联系而产生的,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第147页)

第三节货币。这节是分析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即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马克思之所以用“货币”作总标题,是因为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并不一定需要实在的金银,而作为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则要求是实在的金银。

关于“货币贮藏”马克思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形成原因。他指出,货币出现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随时买到任何需要的商品,于是人们便产生了保存货币(金银〕的欲望,这时就发生了商品只进行第一形态变化即WG,不再继续完成第二形态变化GW的情况,于是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就变成了贮藏手段。二是货币贮藏的历史发展。他指出,最初是朴素的货币贮藏。继而是在商品生产发展的情况下,生产者为了在出卖之前就能购买,他手里就必须有贮藏货币。另外,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社会权力”在日益增大,于是使货币贮藏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货币本身的特点,也促使人们贮藏货币,“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不断地从事息息法斯式的积累劳动”。(第153页)货币贮藏的美化形式是贮藏金银制品。三是货币贮藏的首要职能是它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 (第154页)

关于“支付手段”,马克思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支付手段的产生。货币充当支付手段是商品流通发展出现了赊买赊卖的结果。二是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支付手段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货币量越少,反之则相反。三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后,出现了如下新情况:产生了信用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从商品流通领域扩展到其他许多领域;由于各国每年都有自己的总支付期,造成支付过于集中,于是所需货币量亦增多,造成节省支付手段的困难。关于“世界货币”,是说货币不仅在国内流通,也在国际上流通。在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下,货币也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本小节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世界货币的特点,其特点之一,是作为世界货币,必须以金属原形出现。之二是作为世界货币,总是以两种贵金属(金银)同时充当价值尺度。二是世界货币的作用。突出作用有三:支付手段;购买手段;财富转移手段。三是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在世界各国之间流动的原因。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从金银产地直接同一般商品生产国发生交换而引起的流动。其二是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流动。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篇只有一章即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全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资本的总公式”。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概念,他指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本节中顺次阐明了如下问题,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GWG是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第二节“总公式的矛盾”。主要是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中,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从而解开了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其顺次阐明的问题是,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主要是分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特点,从而阐明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本节顺序阐明的问题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包括五、六、七、八、九章。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心是阐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本章共两节。第一节“劳动过程”。顺次阐明了如下问题,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价值增殖过程”。顺次阐明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是价值形成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本章主要研究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依据,顺次讲了如下问题,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本章共四节,中心是揭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第一节“劳动力的剥削程度。”马克思顺次讲了如下问题,剩余价值是产品价值超过其各种生产要素价值的余额;在计算剩余价值率时,应假定不变资本价值等于零,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现形式;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本节中心意思是说,因为总价值表现在总产品上,所以,各个不同价值要素也就可以表现在产品的相应部分上。

第三节“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纳骚·威廉·西尼耳(17901864)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节欲论”鼓吹者,是利润由工人在劳动日最后一小时创造的谬论的代表人物。1836年在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争取十小时工作制斗争时期,西尼耳为了帮助资本家反对工人的斗争,提出了一个工厂主的利润是由工人在工作日的最后一小时创造的谬论,马克思批判道,西尼耳的观点从理论上看,是他根本不懂劳动二重性,工人具体劳动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同时,他的抽象劳动也在创造着新价值。此外,西尼耳把产品价值表现方式同产品价值生产握为一谈。

第四节“剩余产品”。马克思说:“我们把代表剩余价值的那部分产品称为剩余产品。”(第257页)随后,论证了以下三个问题,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工作日等于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

第八章“工作日”。本章是第三篇中的第四章,前三章并未具体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问题,只是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原理。目的是为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乃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从本章起才具体地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构成的,马克思在这里,以资本主义初期为背景,考察了在劳动力价值即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或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是如何用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的。本章进而研究了剩余劳动时间长短的决定因素,指出其决定的因素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本章共七节,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节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工作日的界限作理论分析,指明其长短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第二部分是二至四节。通过工厂主和封建领主对剩余劳动贪欲的对比,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残酷的吸血制度;第三部分是五至七节,是论述工人阶级为争取标准工作日的斗争。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在限制工作日的斗争中取得的一些胜利,只是把套在自己脖子上的锁链稍微放松了一点而已。工人阶级“必须把他们的头聚在一起”,(第335页)坚强地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本章是第三篇的最后一章,它既是承上启下的一章,又是对全篇小结性的补充。本章可分为三个问题:

一是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三个规律。第一个规律,要增加剩余价值量必须提高剩余价值率或增加雇佣工人人数。第二个规律,由于平均工作日天然总是小于24小时,因而它是剩余价值提高的绝对界限。第三个规律,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已定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同预付可变资本量成正比。

二是分析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假定一个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其中8小时是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是剩余劳动时间,每天提供4小时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为了使他的生活只比一个普通工人好一倍,并且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额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第342页)

三是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强制关系。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所标榜的“平等自由”全都消失了,唯一存在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强制和压迫。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这里是考察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实际发展中,资本家如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

本篇包括四章即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是全篇的理论基础。第十一至十三章是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三个历史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

第十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马克思首先指出:“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第350页)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而降低劳动力价值是通过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实现的,为此,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力,也要提高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劳动生产力。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家竞相追逐超过剩余价值所造成的结果。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绝不是为了降低商品价值.而是为了增加包含在商品中的剩余价值,这说明,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存在着对抗性矛盾。

第十一章 协作

马克思指出: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个历史阶段。马克思阐明了协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协作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作用,他指出,资本主义协作同以前社会形态下的协作具有本质的区别,它以“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并同规模较大的生产结合在一起。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形式。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本章是研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工场手工业是以分工和手工劳动为特征的。全章共分五节,着重揭示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生、发展和内部构成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并阐明了资本家是如何把分工所提高的生产力变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第十三章 机器和大工业

本章并非是研究机器本身,而是论述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第三阶段,机器变成了资本家阶级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着重阐明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成熟时期,这时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已从形式隶属变为实质隶属。这一章篇幅较大、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全章共十节,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4节。中心是说明资本化的机器是如何转移价值和支配雇佣劳动者的。第二部分,包括57节。中心是分析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引发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由此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如何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三部分,包括810节。中心是分析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取代工场手工业、小手工业和家庭工业,以至于侵入农业从而建立起全面的资本主义统治的过程。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本篇共三章即十四、十五、十六章:中心是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进行综合考察,一方面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揭示了两者的共同性,同时也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本章主要考察了以下四个问题:(l)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内涵。(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3)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问题。(4)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剩余价值起源论的批判。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本章共分四节。中心是揭示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的规律。首,.剩余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其次,劳动力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劳动力价值,同时,劳动力价格要受自然差别和劳动力的使用状况的影响。在这里马克思假定:(l)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售;(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平均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3)劳动力的价格不低于其价值。在上述假定下,马克思说:“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取决于三种情况:1.工作日的长度,或劳动的外延量;2.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涵量,即一定时间内耗费一定量的劳动;3.最后,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第567~568页)这三种情况会有不同的组合,在本章马克思谈了几种最重要的组合。其中在13节分别说明这三个情况中假定两个不变,只有一种情况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第4节是综合分析在三种情况同时变化时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本章的中心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错误的剩余价值率公式,确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率公式。

错误公式是:

正确的公式是:

不确切的公式是:

马克思指出:“这个公式会引起一种误解,好像资本家是向劳动而不是向劳动力支付报酬”。(第583页)

 

第六篇

工资学说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但是,从现象上看,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似乎是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否定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此,不阐明工资的本质.剩余价值学说显然并未最后完成,剩余价值理论也不能得到最后确立,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工资理论,而工资理论的建立又是剩余价值学说的补充和完成。本篇包括四章,即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中心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在这里首先论证了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进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最后揭示了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的原因。

第十八章 计时工资

这一章主要阐明计时工资是工资的基本形式之一。计时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而资本家又在利用计时工资加强他对工人的剥削。全章可划分为两个大问题,一是计时工资的基本特点;二是计时工资是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加强剥削的手段。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另一基本形式。本章的中心是通过对计件工资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及其虚伪性。全章主要讲了两个大问题:一是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二是计件工资是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第二十章 工资的国民差异

本章是在前面分析了工资的本质和形式的基础上探讨工资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别及其原因。全章共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影响工资国民差异的诸因素,二是劳动强度同工资国民差异的关系;三是对美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凯里工资谬论的批判。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本篇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整个资本论第1卷可概括为四大理论:劳动价值论(第1篇)、剩余价值论(第25篇)、工资论(第6篇)、资本积累论(第7篇)。资本积累理论是建立在剩余价值论基础上的具有政治结论性的理论部分。本篇共五章即2125章。

第二十一章 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之所以先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因为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资本化,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或出发点。在本章中,马克思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简单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条件。二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会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揭穿了资本是资本家垫支的假象。三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一方面,生产过程不断地把物质财富转化为资本,转化为资本家的价值增殖手段和消费品。另一方面,工人不断地象进入生产过程时那样又走出这个过程——是财富的人身源泉,但被剥夺了为自己实现这种财富的一切手段”。(第626页)

第二十二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在本章的开头就指出了本章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即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他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第635页)

本章共五节,主要内容是:1.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主要是阐明资本积累的实质,并指出,它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还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2.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主要是论证资本积累的对抗性矛盾,批判了古典经济学所谓追加的全部资本转化为可变资本,从而归工人消费的谬论。3.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重点是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所散布的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谬论。4.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这里马克思是从分析影响积累量的诸因素中,进一步说明资本积累是完全靠扩大剥削实现的。5.所谓劳动基金。主要是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所谓工资是一个固定量,工人贫困是因为生育人口太多造成的谬论。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股规律

本章的中心是揭露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必然造成产业后备军日益增多,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一规律不可避免地会促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全章共分五节。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是说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工人的工资会有一定提高,但工人仍不能摆脱被奴役的地位。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这里是说,在伴随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就业机会相对减少。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这里是阐明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里,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所造成的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和停滞形式过剩人口的情况,并概括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5.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这一节马克思用英国无产阶级失业和贫困的大量典型实例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

本章的基本内容,是要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是怎样形成的,它又将在怎样的条件下必然灭亡。全章共分七节,第1节原始积累的秘密,是论证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即通过暴力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资产者手中,把大批小生产者变为无产者的血淋淋的过程,第23节是论证雇佣工人的形成过程。第46节是论证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集中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终究要胜利的客观依据。(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引起资本更大规模的积聚和集中,导致生产更进一步社会化。在这一过程中,少数大资本家战胜并剥夺了多数中小资本家,加之科学技术日益被有效地应用和分工协作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向前推进。使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达到不能相容的地步,这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条件。(2)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无产阶级人数不仅大为增加和集中,而且,他们也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无产阶级的贫困、愤怒和反抗也迅速增长,他们要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这是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观条件。“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第831~832页)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二十五章 现代殖民理论

在这一章里,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殖民理论的批判,来进一步揭示资本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和存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在本章阐述了如下问题:个体劳动者私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两种极不相同的私有制。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而建立的特定社会关系;剥夺劳动者的土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基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以爱·吉·威克菲尔德为代表的医治殖民地[w2] 反资本主义的“病疾”的处方“系统的殖民计划的破产。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共三篇21章。其中,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包括16章;第二篇资本周转,是717章.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1821章。本卷的总的研究对象是资本运动中的流通过程,它是第一卷内容的直接继续:生产是流通的前提和基础,并且生产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同时,流通对生产又有反作用,只有流通才能实现剩余价值,只有实现了剩余价值,才能有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才能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本卷的前两篇是分析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阐明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和规律;第三篇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阐明社会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和规律。通过分析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表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本篇的中心是阐明个别资本在其运动各个阶段上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职能作用。目的是进一步揭露资本的实质。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在本章的前言部分,马克思概要地提出和阐述了四个问题。(1)产业资本循环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2)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鲜明地表现出产业资本运动的动机和目的。(3)指出,这里要分析的问题与“资本论”第1卷不同,这里分析的重点是“资本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4)在方法论上,仍然要用科学抽象法来分析问题。

本童共四节。

.第一阶段GW。在本节中马克思着重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作为资本循环同一般商品流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购买的物质内容中有劳动力商品。第二,货币职能转化为资本职能的原因:(l)关键是劳动力变成了商品。(2)劳动力变成商品的前提是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相分离。(3)货币执行资本职能的客观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

П.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在本节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三个问题。第一,生产资本职能和商品货币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本职能以商品货币关系为先导,同时又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第二,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其次,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之外,仍是资本家的资本,而劳动力则不是。劳动力只有进入“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第45页)另外,生产资料只有在作为生产资本时人的因素与之结合时,才成为生产资本的物质形式。第三,生产资本的职能作用是转化为一个更高价值的产品量。即榨取剩余价值。

.第三阶段W'-G'。马克思在这里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商品资本的职能作用是实现它包含的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第二,货币资本G'的特点。马克思指出:货币资本G'与货币资本G不同。从量上看G>G;从质上看,G'表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总循环。这是本章的最后一节,马克思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第一,货币资本循环两个公式的关系,即资本流通公式:GWG'和。马克思指出:两者只是表现形式和详简不同,没有本质的差别。第二,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是三种资本形式循环的统一。第三,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它既是出发点又是复归点;它最充分地表明了资本运动的目的。

第二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本循环的公式是:本章的中心是要考察在中媒介的GW。这里的关键在于已经增值的G'中的剩余价值g,是否再转化预付资本G。如果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而无任何积累即为简单再生产;如果有一部分或全部用于积累,就是扩大再生产。本章的第1节论述简单再生产,第24节论述扩大再生产。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本章的研究对象是商品资本的循环,其公式[c3] 商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运动中同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相并列的一种特殊循环形式。商品资本循环的始点和终点均为商品资本,这意味着其突出的特点是不断地出售,不断出售意味着不断生产,商品资本不断出售是其价值不断实现过程,所以,商品资本循环作为不断流通的形态,也可称为商品价值不断实现的形态。作为个别产业资本运动的商品资本循环形式,必然要同其他个别产业资本相联系。这说明W······W',不仅是单个资本的一种循环形式,而且也适用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本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把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即从总体上考察个别产业资本的循环。马克思指出:个别产业资本的循环,从总体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也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本章是较重要的一章,从方法论上看,前三章是分析,本章则是综合;前三章是分别阐明三个循环形式各自的特点,本章则是阐明产业资本运动的总体特点;相比之下,前三章是抽象分析,本章则是具体形式上的分析。

纵观全章,马克思主要分析了如下四个问题。第一,资本是一种运动,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第二,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关系。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w4] 者是交错的关系,但各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资本的流通,不仅要说明商品如何交换,而且还要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参加流通和资本各部分如何得到补偿。第三,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历史学派,提出社会经济发展要经历自然经济形式、货币经济形式和信用经济形式三个阶段。马克思说,这样的划分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目说明号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根本不顾历史事实和不懂历史。第四,关于商品资本价值的实现问题。马克思说:“资本家以货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小干他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这是因为他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大于他以商品形式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第134页)就单个产业资本家而言,这个价值差额是必然的,因为资本家的需求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力的需求间接地也是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但资本家需求的最大限界不过等于cv,而他的供给则是e+v+m,二者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的问题,实际是实现问题,如何实现?将在本卷获得全面研究和解决。

第五章 流通时间

本章是研究资本的流通时间,这里所说的“流通时间”,不是狭义的流通时间,而是广义的流通时间,是既包括生产时间,也包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时间,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全章可分为两个问题,第一,生产时间,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它包括:(1)劳动时间。(2)生产中断时间。(3)生产资料储备时间.(4)自然力作甩时间。其中,最关键的是劳动时间,它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不管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原因是什么……生产资料都不起劳动吸收器的作用。它们不吸收劳动,也就不吸收剩余劳动”。(第140~141页)。第二,流通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要素形式所经历的时间和销售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所经历的时间。流通时间,一般说来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在流通时间的两个阶改中,卖比买更为重要,因为它要实现剩余价值,并且商品生产价值的存在,使W'—G'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六章 流通费用

本章是分析产业资本的流通费用。既然产业资本循环要在流通领域停留一定的时间,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些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因此,本章也相应地分为三节:.纯粹的流通费用。.保管费用。.运输费用。这三种流通费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流通费用(第1节)另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第23节)。这里所分析的流通费用,还带有一种抽象的形式,它不包括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第二篇 资本周转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第174页)研究资本周转的核心是揭示资本周转的速度,阐明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在第二篇,循环是作为周期的循环,也就是作为周转来考察的。这里一方面指出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怎样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各种形式的循环;另一方面又研究了决定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长短不同的各种情况。我们还指出了,循环期间及其组成部分的不同比例,对生产过程本身的范围和年剩余价值率有怎样的影响。”(第391页)

本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七章,是全篇的序论。概述了本篇的内容和对象。第二部分即八至十一章,主要研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问题。第三部分,即十二至十七章,是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预付资本量和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第七章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本章作全篇序论,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第二,资本周转的时间和次数。周转时间是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之合。“资本的周转时间,包含着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包含着资本生产过程的周期性,或者说,包含着同一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或生产过程更新、重复的时间。”(第174页)资本的周转次数,用公式表示n表示周转次数,U表示时间计量单位年。u表示周转时间。周转次数与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速度)越多,预付资本量越少,年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为榨取更多剩余价值,总要千方百计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

第八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所以,在分析资本周转时,必须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章共两节,.形式区别。.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形式区别

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形式区别”,是说相对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质的区别而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区别是形式上的区别。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周转方式是在其执行职能时一部分一部分地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以工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们的价值是在其执行职能时,一次全部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中工资是由劳动力再生产出来)。马克思指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概念上的错误和原因。

.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在本节中,马克思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l)固定资本的要素和磨损;(2)固定资本的更新和补偿;(3)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4)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和准备金。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如前所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方式不同,因而周转周期也不同,并且,在同一企业内,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由于寿命不同,又各有不同的周转期间,同时,流动资本各组成部分也因储备时间的有无和长短而引起周转时间上的差别。如何测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周期对资本主义生产又有何影响,就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本章正是要回答这些问题。马克思在本章中提纲式地讲了六点,可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及其计算方法。马克思指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第204页)其计算方法就是“把它的全部要素固定在货币形式上”,(第205页)这样其计算公式则为:

第二,周转周期。所谓周转周期,即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所经历的时期。马克思认为,在1世纪中期,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固定资本的生命周期平均为10年(包括无形耗损),“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资本论》第2卷第207页)第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周转上的实际差别和表面差别。这里的“实际差别”,是指投在厂房、机器、原料、工资上的资本.在周转方式和周转期间方面的差别。这里的“表面差别”,是指流动资本的各部分,在流通过程中转化为货币和再行支付的时间长短和次数多少所引起的差别。例如:原料的购买受生产季节和储备状况的影响,而制成成品后,还要有长短不等的储备期,这样,它们回流到货币发出点的时间便有长有短。研究这些,对于计算预付资本的平均周转,也是重要的。

第十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

马克思在前两章创立了科学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学说之后,从本章开始至下章清理和评述资产阶级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马克思的清理,是从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开始,以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重点进行的。

本章重点清理魁奈和斯密。

关于重农学派魁奈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马克思指出有以下几个正确方面:(1)正确区分了“原预付”和“年预付”。(2)正确地指出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生产资本内部的区别。(3)正确地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视之为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但同时指出:由于重农学派认为只有投人农业的预付资本才是生产性的,农业是唯一生产“纯产品”的部门,只有投入农业的资本才是唯一的生产资本。因而,重农学派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是不全面的。

关于亚当·斯密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马克思说,亚当·斯密同重农学派比较,唯一的进步是资本范畴的普通化。在斯密那里,这些范畴不仅包括农业资本,也包括工业生产资本。然而,“他所作的说明是远远落后在魁奈后面的”。(第212页)其主要错误是:(1)把提供利润的两种方法作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斯密认为:通过流通更新所有者才提供利润的叫流动资本;不更新所有者或不通过流通就能提供利润的叫固定资本。这就把真正的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混为一谈了,并且也“把重农学派在阐明生产资本的区别和它们对周转的影响时所依据的那个基础抛弃了”。(第213页)(2)他又把资本是否固定在生产资料上作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马克思指出“资本成为固定资本,不是因为它固定在劳动资料中,而是因为它投在劳动资料上的价值的一部分,在另一部分作为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流通时,仍然固定在劳动资料中。”(第221页)。(3)亚当·斯密的划分方法掩盖了资本的剥削实质。“从斯密的见解产生的错误之一,是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性质看作是物品固有的性质。”(第227页)这就抹杀了资本的剥削性质。

第十一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嘉图

本章是集中对李嘉图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问题上错误进行清理和批判。大卫·李嘉图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尽管同亚当·斯密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是继承了斯密的理论体系。总的看,在思想上是混乱的,在理论上是矛盾的。马克思指出,李嘉图的主要错误是:(1)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对立混同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对立。(2)把流动资本与可变资本相混同。(3)以材料的耐久程度作为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标准。他不懂得,耐用的材料不一定都是固定资本。例如:机器制造厂的钢材,和劳动资料机器一样耐久,但它并不是固定资本。在本章的最后,马克思指出:李嘉图的错误是从亚当·斯密那里继承来的。

第十二章 劳动期间

前面几章考察了生产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本章开始考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些因素:劳动期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本章主要是分析劳动期间的长短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以及如何缩短劳动期间,加速资本周转。概括起来,马克思共讲了三个问题。第一,劳动期间及其差别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所谓劳动期间,指的是“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成品所必需的互相联系的工作日的数目”。(第257页)这里需注意。劳动期间与劳动时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劳动期间等于互相联系的劳动时间,但劳动时间并不就是劳动期间。考察劳动期间目的在于说明它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其影响是:劳动期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亦然。第二,劳动期间的差别对侧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影响。对固定资本,一般说没有多大影响。对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影响较大。第三,缩短劳动期间的方法。一般[w5] 是协作、分工、机器的使用等,由于农业、牧业等部门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应采用改造自然条件、发展科学技术、选用优良品种等有更加显著作用。但不管怎样缩短,不同部门的劳动期间差别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第十三章 生产时间

本章的“生产时间”,是指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时间。本章是集中考察它的长短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本章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别。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但生产时间并不都是劳动时间。生产时间除包括劳动时间之外,还包括自然力作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和生产中断时间。后者是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尤为显著。第一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马克思分析了各种复杂影响情况。第二,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差别对资本周转影响的各种情况的总结。马克思说:“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可以有种种极不相同的情形。”(第274页)归纳起来主要讲了4种情况。(1)有时流动资本在进入真正劳动过程以前,已经处在生产时间内。例如:美国种植业.在制造之前的备料过程中的自然干燥过程。(2)有时,流动资本在通过劳动过程之后,仍处在生产时间之内。例如:葡萄酒的窖存,谷物的生长等。(3)有时,在全部生产时间内,或有劳动时间插进来。如:农作物的中耕除草。(4)有时,在能流通的产品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加入常年流通,其余仍处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如:林业、畜牧业等。

第十四章 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一样,在本卷第五章都已经分析过,但第五章标题的“流通时间”与本章不同,第五章的“流通时间”实际是指资本循环的总时间。并且,在此前提下,第五章还着重说明了“流通时间”的本质及其与“生产时间”的区别和联系。本章则是从资本周转的角度考察流通时间,分析它的长短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本章马克思着重阐述流通时间中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在前边三章中,马克思就资本周转时间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对预付资本量和预付时间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从本章到第十六章则是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综合起来考察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一章和后面的第十六章,我们要考察周转时间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第285页)不过这两章也有分工,本章主要考察周转时间的构成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第十六章则是考察预付流动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的周转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本章由前言和五节构成,前言部分是总编,涵盖了后面各节的内容。第Ⅰ、Ⅱ、Ⅲ节是前言所述原理的具体化;第节是对前三节的总结;第节是从价格变动上说明它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第十六章 可变资本的周转

本章是研究可变资本的周转对价值增殖的影响。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流动资本周转的一般规律,对可变资本也是适用的。但是,可变资本又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而是再创造。二是在生产过程中,它不仅能够生产出自身的等价,而且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于预付资本量和价值增殖都会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里也会产生一种假象,好像剩余价值除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之外,在流通中也能产生。本章的分析消除了这种假象。

本章共分三节,I.年剩余价值率。主要是通过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率高低之间关系的分析,阐明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价值增殖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称年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率为,预付可变资本为v,周转速度(次数)为n,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这也证明:剩余价值是通过预付可变资本的现室挺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是产生于流通。II.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本节重点是分析可变资本周转的特点及其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可变资本周转周期的不同,对预付可变资本量会发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年剩余价值率。.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指出:当着我们从社会角度考察可变资本的周转时,我们就会发现,可变资本周转快慢不同的部门,都会定期(如每周)地从市场上取走劳动力,从而也相应取走了生活资料,取走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劳动对象),但周转期短的部门,会较快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以补偿从社会取走的商品。周转期长的部门则不能。这样,在以私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会造成比例经常失调,因而增加了危机的可能性。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

剩余价值流通,即剩余价值的实现。剩余价值实现的快与慢,对于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和对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章由一个绪论和两节组成,绪论部分,考察了资本周转速度与剩余价值流通的一般关系。他指出:资本周转越快,剩余价值实现的也越快,越便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也便于对固定资本的维修,便于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后边的两节,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角度,说明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流通的影响。全章贯穿着一个实现剩余价值所需货币的来源问题。其中包括:剩余价值流通与货币流通;工资变动与货币流通;资本周转与货币流通.追加的商品与追加的货币;实现追加剩余产品的货币来源;积累的货币来源,等等。所有这些,马克思在本卷的第二十章“货币材料的再生产”一节中作了最后总结。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前两篇分析了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本篇是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心内容是阐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形式和条件。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核心是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即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按价值形式和物质形式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复杂机体中各物质生产部门一定时期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只有社会生产各部门之保持恰当的比例,社会总产品才能顺利地实现。所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实质上是要阐明社会生产客观上必须按比例发展的问题。本篇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都适用的,因此,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对于社会主义的生产,以致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都有指导意义。

本篇由四章组成。其中,第十八章“导言”。主要说明本篇的研究对象,第十九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先是概要地评论了重农学派的社会再生产观点,尔后以较大篇幅批判“斯密教条”。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分别考察了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是全篇的重点部分。

第十八章 导言

本章分为两节,第1节研究的对象,第2节货币资本的作用。

.研究的对象

本篇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在本节中,马克思首先阐明了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的内容,他指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接着论证了社会资本和个别资本及其联系和区别,最后阐明了本篇的研究对象。

.货币资本的作用

本节是要阐明,在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时候,要注意到货币资本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必然包括两种形式(即价值形式和物质形式)和两种流通(即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同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又不是一般商品生产,而是榨取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亦不是一般商品和货币流通,而是资本的运动。其中货币资本的运动,不仅是个别资本运动职能形式,也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注意货币资本的作用。

货币资本的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货币资本是每个新开办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第二,货币资本关系着正常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并在一定情况下影响着生产的规模。首先,社会必须每年拿出一笔社会劳动和生产资料来生产货币,以补偿磨损掉的货币。其次,周转期越长,预付的货币资本量一般也越多。

马克思同时指出,货币资本的作用尽管是重要的,但也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由此决不能得出结论说,资本执行职能的范围,生产的规模……就其绝对的界限来说,是由执行职能的货币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资本论》第2卷第233页)因为在不增加货币资本的情况下,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采用技术革新、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等也可扩大生产规模。

第十九章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本章共三节:

.重农学派

主要是对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价。马克思说:“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第399页)魁奈的《经济表》,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再生产的形式,把货币流通表现为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把无数个别流通行为综合成几大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反映了各阶级收入的起源、资本和收入之间的交换、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关系,并把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流通视为再生产过程的要素。这一切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马克思指出:相比之下,亚当·斯密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比起重农学派来后退了很多。

.亚当·斯密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问题上,魁奈的《经济表》有巨大功绩,但《经济表》问世后、很少为人们理解,甚至被遗忘了。相反,亚当·斯密的教条却占了统治地位。其实,亚当·斯密并没有系统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他主要是在分析资本的性质及其积累和用途时,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总的看,亚当·斯密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论述,是以他的所谓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的理论基础上的,他不承认商品价值中包含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斯密教条”。在这里,马克思以较大篇幅分五个小标题来批判“斯密教条”。

.以后的经济学家

本节是简要介绍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他们有的几乎逐字逐句重复斯密的理论;有的提出某些争议;有的试图超出斯密的解释;有的把斯密学说中的庸俗观点进一步庸俗化……结果是:斯密的混乱思想一直延续下去,他的教条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正统信条。

第二十章 简单再生产

本章是考察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核心是阐明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一般规律。

全章共有十三节,按其为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节“问题的提出”),是全章的绪论。提出了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应遵循的方法论等问题。

第二部分(第二节“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确定并论证了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即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组成。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至第八节),主要阐明简单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规律。其中第三节“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Iv+m)和c的交换”。阐明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过程,揭示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即Iv+m)=c。第四节“第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是分析第部类内部两个分部类之间的交换,进一步阐明v+m)的实现问题。第五节“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阐明了货币流通是如何在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的,论证了货币投入和归流的规律性。第六节“第I部类的不变资本”。主要是阐明第I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现问题。第七节“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分析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中实现的第二个条件式,即Ic+v+m=Iv+m+IIv+m)。第八节“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是分析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第三个条件式,即Ic+v+m=IC+IIC

第四部分(第九、第十和第十三节),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再生产理论的批判。其中:第九节“对于亚·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是对亚当·斯密及其信徒奉为至宝的“斯密教条”的再批判。第十节“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是对斯密教条之外的一种流行观点的批判。即所谓对一个人是资本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就是收入,反之亦一样。马克思说:“这种看法,只有部分是正确的,如果使它具有普遍意义,那就是完全错误的。”(《资本论》第2卷第490页)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它把资本和货币相混同。作为资本总要留在资本家手中,永远不会变成工人的收入。第十三节“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这位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在再生产方面的观点是:认为产品的实现是利润的来源,认为利润来自资本家的高价出售,马克思说,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考察社会再生产时“思想混乱而又狂妄到不加思索”的表现。(第540页)

第五部分(第十一、十二节),是分别论述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有关的两个问题,即“固定资本的补偿”(第十一节)、“货币材料的再生产”(第十二节)。

第二十一章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本章是在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核心是揭示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规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实现因素。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不同之点只是在这里增添了积累的因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新问题。

本章共四节:I.“第I部类的积累;.“第I部类的积累”;.“用公式来说明积累”;.“补充说明”。

在本章开头的序言中,马克思说明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一些基本问题。即在《资本论》第1卷中曾指出:扩大再生产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使用。但是,实际上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剩余价值转化成的货币,只有在货币贮藏形式上达到了一定数量,才能使它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为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要素。第二,市场上还必须有供追加生产资本所必需的物质要素,即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这时,才能使积累起来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现实的再生产要素。而这又必须以现实的生产规模已经扩大为条件。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要进行资本积累,就要进行货币贮藏,为了进行货币贮藏,就必须在商品销售之后而不去购买。那么,如果所有资本家普遍地进行这种积累,都只卖而不买,谁是买者?要贮藏的货币从何而来?从他们那里取得货币。马克思说,这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要求金的生产者以金的形式提供的剩余价值量,必须同要转化为货币积累的全部社会年剩余价值相等是不可能的,因而是荒谬的。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的困难,要解决这个表面困难,有必要具体考察第I部类和第部类的积累问题。马克思的分析表明:积累的货币是由进行实际积累的资本家提供的,因为,资本家们的积累并不是同步积累。总是在一部分资本家进行货币积累时,另一些资本家进行实际积累。

本章的第三节,即.“用公式来说明积累”。主要说明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前提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和规律。阐明在两部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本节包括三个具体部分,前两个部分是举例说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条件。第三部分是从总体上说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资本运动的规律。

整个分析表明,Iv+m)>IIc或:Iv+m= IIc+ IΔc+IIΔc是从第I部类或生产资料方面所体现的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或实现条件。,是从第II部类或消费资料方面体现的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或实现条件。两大部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使二者保持适当比例,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补充说明”。

本节是补充积累中的货币来源问题。对此,马克思作了三点补充。他指出,其来源部分是由第一部类的金生产者提供的,一部分是由第一部类单方面的购买提供的,一部分是由第二部类那些处于实际扩大再生产阶段的资本家提供的。这样,就解决了第一部类积累的货币来源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关于第三卷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本卷的开头指出:“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论》第3卷第29页)这里所谓“作为整体考察”即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个总过程的“各种具体形式”是什么?从整个第3卷的内容看,是指:把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联系起来进一步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即考察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分割成的各种具体形式及其规律。

《资本论》第三卷共分七篇52章。其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至第三篇(115章):主要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规律。指明产业资本是资本的首要形式,它获得的利润是产业利润,并且是平均利润。产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分割形式之一,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取得的。

第二部分:即第四至第六篇(1647章),揭示了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之外的其他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揭示了商业资本获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获得利息,银行资本获得银行利润,大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指出:商业利润、借贷利润、银行利润、地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都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

第三部分:即第七篇(4852章),是整个第三卷的总结。批判了所谓“三位一体的公式”。进而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阶级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同劳动者分离。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本篇的研究对象,是说明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利润率。分析利润率的本质及影响其变化的种种因素。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这章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利润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商品价值,本来是由c+v+m组成的,但在其社会表面上,却表现为成本价格与利润之和。c+v转化为成本价格,m转化为利润,既歪曲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又歪曲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本质。本章正是要阐明成本价格和利润是怎样歪曲商品价值本质的。

本章主要讲了如下几个问题:前言部分扼要阐明了一、点、三卷的研究对象,接着顺次讲了三个问题:①成本价格是cv价值的转化形式;②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③对庸俗价值理论和利润理论的批判。

第二章 利润率

第二章主要是揭示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为何转化为利润。本章顺次讲了两个问题:①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客观过程。②利润率和利润形式使资本关系神秘化。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一个东西,完全相等,然而剩余价位转化利润后“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第56页)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本章主要是阐明利润率的变化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剩余价值率变化不一致。进而揭示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全章包括前言,两节和结束语。

前言.主要阐明了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第一、二节:分别对影响利润率的两个因素(即m不变,可变;m可变)进行了考察。

结束语。阐示了在一切因素可变之下,利润率变化的各种规律性。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本章主要是阐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批判了所谓流通速度会增加剩余价值或利润的错误观点。

本章是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补写的。从本章至第六章是更具体地阐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本章顺次阐明了如下问题:①资本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②资本周转影响利润率的原因。③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本章主要是分析为什么节约不变资本会提高利润率,并进一步阐明了利润的本质。本章共五节,第一节对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作理论分析。第二至第五节是以大量实际资料来验证上述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本章主要是研究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这里所说的价格实际上是“理论价格”,因而,这里的价格变动,实际是价值变动。价值变动不外是劳动生产力变化的表现。因而本章实质上是分析劳动生产力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与第五章相对应,在第五章研究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着重驳斥了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是利润源泉的错误观点。本章则着重驳斥不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是利润源泉的理论。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是分析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第二节是分析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间接影响。第三节是举例说明原料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七章 补充说明

本章是对利润问题作的补充说明。说明资本家为什么把利润看成与剩余劳动无关的东西。批判洛贝尔图斯关于利润率的见解,最后,关于利润率的变动作了某些补充说明。

第二篇 利润转化平均利润

本篇的研究对象是论证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揭示这些转化形式所掩盖的本质关系,即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本质联系。本篇与第一篇的联系是第一篇分析的第一级转化,即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本篇则分析第二级转化。即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通过这种分析来揭露被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本篇共五章,即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本章主要是阐明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同、其产品按价值出售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就第二篇的全篇而言,本章是处于提出问题的地位,即为以下各章提出了有待展开论述的问题。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本章主要是分析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出现,解决了上一章所遗留的似乎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问题。本章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①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出现;②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③对马尔萨斯利润论的批判。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这一章主要是论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形式和条件,亦即上述的转化,是在怎样的具体形式和条件下实现的。马克思的回答是:这个“转化”是通过资本家们的竞争而实现的。而竟争有两种:一是部门内部的竞争,一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较高阶段,这两种竟争的共同作用是上述“转化”的条件。但是,无论从历史上或是从逻辑上看,竞争都是首先在一个部门内部实现的,然后才扩展到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价值(即本章的“市场价值”。)只有搞清了价值,才能弄清生产价格的实质。马克思考虑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对价值的分析是抽象的分析,当时未涉及价值形成的形式和条件,也未涉及市场价格的决定等问题。因此,本章对这些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总之,可以看出,马克思科学的价值理论,只是到了本章才得到最后完成。本章没有分节,概括起来共讲了五个问题,①商品按照价值交换先按照生产价格交换。②部门内部的竞争,市场价值形成和实现的条件。③供给和需求及其同市场价格的关系。④部门之间的竞争,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市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⑤关于超额利润。

第十一章 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本章主要是考察工资的变动对生产价格所发生的影响。这里的关键是:工资变动的影响,如果不能为平均利润率的相反变动的影响所抵消,它就会使生产价格发生变动,

马克思的总的结论是:

第一,工资的变动(即提高或降低)对有平均构成的那些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不会发生影响。

第二,工资的变动,对有较低构成的部门商品生产价格,会引起同一方向的变动。

第三,工资的变动,对有较高构成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会引起方向相反的变动。

应该指出的是:工资的变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生产价格的变动,但不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变动。因为工资的变动只是使新价值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并未便价值本身发生变化。

另外“生产价格不只是由特殊商品的价值决定,而且还由一切商品的总价值决定。因此,商品A的变动可以由商品B的相反的变动来抵消,以致一般关系仍保持不变。”(第229页)

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看来,工资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为,在他们看来工资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是由“斯密教条”(即商品价值、工资、利润和地租)发展而来的。

第十二章 补充说明

本章是对本篇前几章所研究问题的补充说明.全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对生产价格变化原因的补充说明。第二节是对平均构成资本所生产的商品生产价格为什么同其价值相一致作补充说明。第三节补充说明资本家以什么理由把获得的平均利润当作投资的补偿。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本篇是阐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及其内在矛盾。这里是把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作为资本积累规律的表现形式来研究的,因此,展开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各种矛盾。同时,又由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经济危机有紧密联系,所以这里又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全篇共三章,即第十二至十五章。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

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必然性及其表现形式。揭示了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等矛盾现象的本质。全章主要阐述了三个大问题:①一般利润率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下降的必然性。②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同时并存。③商品价格下降和商品总量所实现的利润上升同时并存。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本章主要是分析影响利润率下降的种种原因。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和作用,使得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受到阻碍,以至变为趋向下降的规律。全章由前言和六节组成。在前言中,概要提出和分析了为什么利润率的下降只具有趋势性的性质。一至六节具体分析了影响利润率下降的六个原因,即①剥削程度的提高。②工资被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③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④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⑤对外贸易。股份资本的增加。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在矛盾的展开

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利润率,但追求的结果却发生了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这种二律背反的情况,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它的历史局限性。

全章共四节:第一节是概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表现和发展。第二节是对第一节的问题进一步展开分析。第三节是全章的中心,全面分析了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内在矛盾。第四节是对全篇两述的原理作补充说明,总结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三个主要事实。着重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历史的暂时的生产方式。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本篇主要是研究商业资本的来历和特征。这种商业资本也叫商人资本。它分为两种形式: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在本篇之前,都是以产业资本为研究对象,考察资本家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现在则把商业资本作为独立的资本种类,并同产业资本作对比分析,不仅要阐明商业资本的特征和职能,阐明商业资本如何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而且要阐明这种参与所引起的商品生产价格的变化,以及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和工人剥削的性质和特点。

本篇共五章,即第十六至二十章。

第十六章 商品经营资本

商品经营资本即商业资本。本章主要是分析作为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形式的商业资本的特点、性质和职能。全章共讲了四个问题:①商品经营资本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②商品经营资本运动形式的特点。即GWG’。③商品经营资本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即商品经营资本产生后,使资本家阶级内部加剧了利益冲突和竞争,并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复杂化。④商品经营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第十七章 商业利润

本章主要是阐明商业利润的来源以及商业资本家怎样获得商业利润。马克思指出:商业资本要分为购买商品的资本和作为流通费用的资本两个部分。因此,本章同时还阐明了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及其获取利润的方式问题。这样也就揭示了商业资本家不仅剥削产业工人,而且还剥削商业职工。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商业利润的来源。②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利润获得问题。③流通费用中相当于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及其利润获得方式。④总结。

第十八章 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本章主要是考察商人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马克思在这一章分析了商业利润如何分摊在每个商品立上,从而通过销售价格来实现。这样,商人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就成为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章顺次讲了两个问题:①商人资本周转的特点和作用。②商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第十九章 货币经营资本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货币经营资本的业务;说明了它在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和特点。全章顺次讲了两个问题:①货币经营资本及其基本业务;②货币经营资本发生的基础及其职能特点。

第二十章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本章主要是考察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人资本。重点是阐明资本主义以前的商人资本在其产生的基础、特点、作用和性质上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人资本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的这一分析,使他对资本主义商人资本的分析更加严密完整,并使逻辑的分析与历史的发展更加一致。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人。生息资本

第五篇分为正篇和续篇。在本卷的开头,恩格斯指出:本卷“主要的困难在第五篇。那里讨论的也是全卷最复杂的问题。”(第8页)第五篇的研究对象,是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生息资本”及与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着重阐明货币资本如何独立化为生息资本,生息资本的本质,利息量的决定和利息率,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信用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银行资本,股份资本和虚拟资本,生息资本和现实资本的关系,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等等。

借贷资本家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向借入资本的职能资本家要求分享平均利润。由于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利润要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不同,它不是剩余价值的直接扣除,而是在已形成的平均利润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正是由于生息资本的利息来自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共同形成的平均利润中的一部分,所以,生息资本不仅是产业资本的派生形式,而且也是商业资本的派生形式。生息资本的出现,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外,又出现了资本市场,并进而出现了经营货币资本的新型企业,即银行和证券交易所,等等,由此,资本关系的表现更充分了,然而也更神秘化了。

第五篇的正篇和续篇共16章,即第二十一章至三十六章。

第二十一章 生息资本

本章的研究对象是生息资本的性质和运动形式,以及表现为生息资本价格(利息)的实质。通过分析揭示了生息资本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本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生息资本的性质。②生息资本的流通。③利息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利润如何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率是怎样决定的,利息率的特点是什么,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调节利息和利息率的因素。②批判“自然”利息率。③从利息率的决定看其特点。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本章主要是考察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之后,怎样从量的分析转变为质的分割并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关系本质的。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利息的产生使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②利息和企业主收入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③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种质的分割进步掩盖了资本关系的实质。④把企业主收入说成是监督工资是十分荒谬的。

第二十四章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本章主要是阐明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取得了最表面最拜物教性质的形式。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利用生息资本把资本看做创造价值的独立源泉的谬论。全章顺次讲了两个问题:①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歪曲表现。②批驳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利用生息资本所散布的谬论。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虚拟资本

第二十五章是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在本章中马克思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摘引了大量当时英国经济著作中的材料。在阐述银行信用和信用投机的部分,是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思路补写的。全章主要讲了三个问题:①商业信用及其工具——汇票,②银行信用和信用货币——银行券。③银行信用和信用投机。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本章主要是批判当时在资本和利息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顺次讲了四个问题:①摘引了证明影响利息率变动因素的资料。②批判诺曼在资本和利息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③对奥维尔斯顿在利息率上错误观点的批判。④对奥维尔斯顿在资本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的批判。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本章的分析总的看带有提纲的性质。主要内容是:就其与产业资本的联系说明信用的作用。顺次阐明了如下问题:①信用促使平均利润率形成。②信用使流通费用减少。③信用推动着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的形成和发展。④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作用的二重性。信用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资本论》第3卷第499页)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资本。图克和富拉顿的见解

本章是第五篇中正篇和续篇之间承上启下的一章。主要内容是结合对图克和富拉顿在流通手段和资本的区别上错误观点的批判,进一步阐述信用和货币流通同产业资本运动的关系,并对信用给予生息资本的影响也作了一些说明。全章讲了两个问题:①批判图克把流通手段和资本完全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②批判富拉顿划分货币的借贷和资本的借贷的错误观点。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续)

第二十九章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分析银行资本的构成。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银行资本的物质成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有价证券,其中大部分是汇票,另一部分是它的金或银行券组成的货币准备金。这说明银行资本的大部分是由虚拟资本构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虚拟资本的分析,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重性,另一方面,也更具体地说明了生息资本的发展,使资本关系更加神秘化。本章主要讲的问题是:①虚拟资本及其特点。②银行资本主要是由虚拟资本构成的。

第三十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第三十章、三十一章和三十二章研究的是同一个题目:即“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是研究在信用制度作用的条件下生息资本的积累或增加和现实资本(生产资本)的积累或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三章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上进行考察的。

第三十章 着重从虚拟资本的角度考察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全章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①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上的积累。②商业信用及其特点。③生息货币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④信用制度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第三十一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角度,更具体地分析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全章由前言和两节组成。前言:说明本章的研究对象是从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的两种情况中更具体地考察货币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第一节“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是说明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可以独立于现实资本的积累。第二节“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本节中心是要说明只有这种借贷资本的积累,才和现实资本积累相一致。

第三十二章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续完)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考察由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的这种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两者的积累是不同的。全章主要讲了两个问题:①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的量同现实资本积累量的区别。②对奥维尔斯顿把借贷货币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与现实资本的需求和供给相等同观点的批判。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本章的中心,是说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使流通手段得到了节省。全章共讲了三个问题:①信用对流通手段的影响。②从查普曼的证词涉及的信用制度下同流通手段有关的几个问题。③银行创造资本和“创造”利润的方法。

第三十四章 通货原理和1844年英国的银行立法

本章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批判“通货学派”。本章是上章的直接继续。全章共讲了两个问题:①“通货学派”的理论错误和实践的失败。②有关1844年银行法所产生的影响的几种证词。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本章是从国际方面考察信用和货币流通的关系。全章包括两节,第一节“金贮藏的变动”。主要是分析贵金属在各国间流动的问题。第二节“汇兑率”。主要说明“汇兑率”,并批判威尔逊在汇兑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第三十六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本章主要是考察前资本主义各社会形态中的生息资本(高利贷资本),及其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借贷资本的联系和区别。全章讲了如下问题:①高利贷资本。②从高利贷资本到银行信用的过渡。③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六篇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不同。它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因此,第六篇的标题为“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第六篇共十一章,即从第三十七章至四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导论

本章是整个第六篇的导论,主要内容是阐明第六篇的研究对象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指明研究地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全章顺次讲了三个问题:①第六篇的研究对象和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②要把资本主义地租与租金区别开。③研究地租时应注意避免的三个主要错误。

第三十八章 级差地租:概论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级差地租作总的考察,阐述级差地租的概念,产生和特点。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级差地租形成的可能性。②级差地租的实体。⑧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④利用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原因。⑥级差地租的特点。

第三十九章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I

本章主要是考察级差地租I。阐明这种级差地租,是指等量资本投入相等面积的各级土地(因土地肥力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级差地租。全章顺次讲了四个问题:①级差地租I的形成。②关于农产品中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③关于总地租、平均地租和平均地租率的变动问题。④对级差地租工的补充说明。

第四十章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

本章主要是考察,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由于发生不同的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即级差地租I)问题。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I的异同点。②级差地租同级差地租I的关系。③级差地租形成的特点,李嘉图的错误说明。④两种级差地租的质的区别。

第四十一章至第四十四章 级差地租的各种情况概述。这几章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分析级差地租的形成、特点和批判李嘉图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在第四十一章“级差地租I——第一种情况:生产价格不变”。第四十二章“级差地租——第二种情况:生产价格下降”;第四十三章“级差地租Ⅱ——第三种情况:生产价格上涨。结论”中,马克思分析了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变动的三种情况,因此 ,在第一种情况下,又分析了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下降和提高三种不同条件对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十四章“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是分析如果把两种级差地租联系起来,最坏的耕地也有级差地租。“只要级差地租通过连续的投资而产生出来,上涨的生产价格的界限,就能够由较好土地来调节;这时,最坏土地(级差地租I的基础)也能够提供地租。因此,单纯就级差地租来说,所有的已耕地都会提供地租。”(第833页)

第四十五章 绝对地租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考察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其特点。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不论租种好地和坏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叫绝对地租。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②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其来源。③对绝对地租的几点补充说明。

第四十六章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

本章主要是考察非农业用地的地租问题。同时也分析了土地价格。全章顺次讲了三个问题:①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及其特征。②土地价格。③对“土地肥力递减律”观点的批判。

第四十七章 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

本章是对整个第六篇的总结。中心问题是阐述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及其特征。全章共分五节。

第一节“导论”。指明了地租研究上的困难之点。第二节“劳动地租”.是阐述劳役地租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产品地租”,是与劳役地租对比、说明实物地租的特点。第四节“货币地租”。主要是阐述货币地租的性质、特点、发展和影响。第五节“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主要是阐明分成制和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历史地位。

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第七篇的中心内容,是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以工资形式取得收入,资本家以利润或利息形式取得收入,大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取得收入。所有这些收入的源泉,都是来自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其中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是这个新价值中工人在剩余劳动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这种分配关系的性质,是由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他指出,与三种收入形式相适应,存在三个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阶级,从而指明了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背后,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种阶级斗争的结局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导致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本篇是对第3卷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资本论》前三卷的总结,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整个分析的总结论。

全篇由五章构成,即从第四十八至五十二章。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本章主要内容,是分析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三位一体的公式。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三位一体的公式”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让·萨伊所首先提出的,即所谓资本带来利润或利息,土地带来地租,劳动带来工资,并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描绘成协和一致的一种说教。在本章的分析中,马克思顺次指出如下几点:①三位一体的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②三位一体的公式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暂时性。③三位一体的公式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面现象的教条化。

第四十九章 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再生产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年产品总价值(c+v+m)、总收入(v+m)、纯收入(m)之间的区别。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全章顺次讲了两个问题:①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②自亚当·斯密以来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学中的错误观点。

第五十章 竞争的假象

本章主要内容,是运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进一步批判“斯密教条”。全章顺次讲了如下问题:①商品中的新价值(v+m)不因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的比例变更而改变。②为什么说把工资、利润和地租结合视为形成商品价值的说法是错误的。③造成把三种收入作为形成商品价值成分错误观点的原因。马克思说:不从价值出发只在竞争中研究收入比例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第五十一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证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指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只是其生产关系的表现。二者是一致的,并都具有历史的暂时性,批判了把分配关系视为自然关系的错误观点。全章顺次阐述的问题是:①分配关系不是自然关系而是历史的社会关系。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个特征:劳动力成为商品和生产目的是为剩余价值。③资本主义分配关系只是其生产关系的表现。

第五十二章 阶级

这一章尚未写完,马克思的手稿便中断了。关于本章的内容,应该如恩格斯所说:在这一章,同地租、利润、工资这三个主要收入形式相适应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即土地所有者、资本家,雇佣工人,以及由他们的存在所必然产生的阶级斗争,应该当做资本主义时期的实际产物加以论述。(第1000~1001页)就是说,本章应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结论性的总结。应该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的经济根源及其对立和斗争的必然性,并指出,这种阶级斗争结局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在这章中,马克思首先提出,“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形成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三大阶级。”(《资本论》第3卷第1000页)接着应指明:形成阶级尤其是形成资本主义“二大阶级”的原因。指明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写到“乍一看来,好像就是收入和收入源泉的同一性”(第1001页)是阶级形成的根据,这恰恰是错误的。同时,阶级形成的依据也不是“社会分工”,到底依据应该是什么?恩格斯说。“手稿到此中断了”。依据是什么?可参见列宁的说明和他关于阶级的定义。他指出:“从收入来源中寻找社会不同阶级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把分配关系放在首位,而分配关系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结果。这个错误,马克思早已指出过,他把看不见这种错误的人称为庸俗的社会主义者。”[]列宁又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1]

《资本论》第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第四卷。马克思把《资本论》的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把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在这一卷中,马克思围绕着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对各派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的分析批判,同时以论战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方面。

《剩余价值理论》共三个分册24章,第一册评述李嘉图以前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二册是对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的分析批判。第三册是对李嘉图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这一卷,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资本论》三卷中已经阐明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完成的伟大革命变革,而且对于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创造性地研究许多现实经济问题,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一册(第一~七章)

本分册主要是对重农学派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批判。其中涉及重商主义晚期重要代表英国的詹姆斯·斯图亚特,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亚当·斯密等人对利润、利息、地租和工资以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等等问题的许多观点。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二册

(第八~十八章)

本分册主要是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批到。同时涉及李嘉图时代的其他重要代表人物,在第八章分析批判了洛贝尔图斯所谓新的地租理论。同时,马克思也详尽阐述了自己的绝对地租理论。第九章是围绕级差地租规律问题,高度评价了李嘉图对待科学的诚实和公正态度。着重揭露了马尔萨斯为贵族地主阶级效力的反动本质,第十章着重批判了李嘉图、亚当·斯密把费用价值(生产价格)混同于价值的问题。以后各章是分析批判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其中涉及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地租量、地租率,还涉及了李嘉图的积累理论,危机理论,利润理论以及在市场等问题上的见解。

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四卷)

第三册(第十九~二十四章)

第三册分析批判的重点,是李嘉图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论述了李嘉图学派的瓦解过程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繁荣时期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1830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权,从那时起,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同时,李嘉图学派在剩余价值问题上碰壁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从理论上看有以下两点:

第一,劳动是价值的尺度。但是,活劳动在和资本进行交换时,它的价值小于所交换的物化劳动。工资,一定量活劳动的价值,总是小于同量活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或体现同量活劳动的产品的价值。这个问题这样来理解,实际上是无法解决的。第二,按照李嘉图的价值规律,假定其他一切条件相同,两个资本使用等量的、有同样报酬的活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内会生产价值相等的产品,也会生产相等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但是,如果这两个资本所使用的活劳动的量不相等,那么,它们就不能生产相等的剩余价值,或如李嘉图派所说的利润。但是情况恰恰相反。实际上,等额的资本,不论它们使用多少活劳动,总会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平均的相等的利润。因此,这就和价值规律发生了矛盾。李嘉图已经发现了这个矛盾,但是他的学派同样没有能够解决这个矛盾。(恩格斯,参见《资本论》第2卷“序言”,第24~25页)在上述情况下,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出现了,“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资本论》第1卷第17页)

第三册正是引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其中有著名代表人物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约翰·穆勒、赛米尔·贝利等人在资本、价值、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利润、工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等问题上的种种谬论。同时,在第三册中马克思还评论了这个时期产生的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利用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批驳庸俗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意义

《资本论》是马克思长期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并掌握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创作的划时代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资本论》首先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它把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透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矛盾和其他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的铁的必然性。它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对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适用的。它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并科学地预见到某些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同时,在它的字里行间还闪烁着马克思在政治、法律、历史、逻辑、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教育、道德、宗教、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天才光辉和卓越见地。

上述一切表明,深入钻研《资本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具体地体味和理解马克思各个理论的论据和论点,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大胆进行理论探索,就能为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正确的政策措施,就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983年,西方经济学界在举行马克思百年忌辰时,也曾强调:“在思想界,《资本论》仍有生命力。”[12] “必须重新考虑的马克思主义领域是,研究革命后社会的建立问题。”[13]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现任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经济系教授的安东尼·布鲁尔先生,在他1989年出版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说,“《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任何想要了解现代社会的人都应当读一读这部著作。”[14]这些都充分证实了《资本论》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1页。

[]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18683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89页。

[]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莱茵报”作》(186710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37页。

[]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莱茵报>作》(186710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40页。

[]恩格斯:《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1894l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11页。

[]恩格斯:《致卡•考茨基》(188462122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168页。

[]恩格斯:《关于“资本论”第三卷的内容》(189419左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12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8月-1859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6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04页。

[]列宁:《社会革命党人所复活的庸俗社会主义和民粹主义》(1902111),《列宁全集》第2版第6卷第30页。

[11]列宁:《伟大的创举》(1919628),《列宁全集》第2版第29卷第382~383页。

[12]《政治经济学史》,1983年,冬季号,第619页。

[13]《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1983年,夏季号,第149页。

[14]<资本论>入门》1989年《天津社会科学》杂志,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