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简介
(1851年8月—1852年9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82~57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历史背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这组文章是恩格斯于1851年8月-1852年9月写成的,连载于1851年l0月25日—1852年10月23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德国”栏目里。这是恩格斯总结德国1848年革命的一部重要著作。
1848至1849年发生了遍布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爆发了三月革命,德国三月革命以巴登公国开始,接着柏林、维也纳发生了革命,革命浪潮波及到全德意志各邦;柏林在三月革命中,武装群众击败了政府军,迫使国王威廉四世宣布召开国民会议制定宪法并改组政府。维也纳在三月革命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要求,武装群众推翻了梅特涅政府,奥皇被迫同意颁布宪法,重新成立新的内阁。德意志各邦的自由派资产阶级共同组成了法兰克福国民议会。德国三月革命的特点是分散性强,各地革命彼此没有联系,此起彼伏,一直延续到1849年才逐渐被扑灭。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了这次革命,他们同许多共产主义同盟的成员从国外回到国内,并创办《新莱茵报》宣传和指导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参加1848年至1849年的革命斗争时期,是他们生平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这次革命失败以后,他们退回到书斋总结革命经验,写出了多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著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就是这一时期写出的不朽的著作之一。
中心思想
恩格斯通过总结德国1848年至1849年的革命经验,用阶级斗争观点分析德国的阶级结构,德国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失败的原因,揭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指出了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重要性,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和武装起义的理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的观点。总之,这部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学说。
文章的结构及要点
这篇文章分为19部分,按其内容可具体划分为五个大的方面。
(l)文章的第一个大的方面是第一部分《革命前夕的德国》,总体介绍写作该书的根本目的。文章指出用唯物史观研究德国革命的必然爆发和必然失败的原因,澄清学术界和社会界的思想迷雾有迫切意义。为此,恩格斯分析了德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况。说明德国的分裂状态,没有像伦敦或巴黎那样的工业中心城市,使德国革命出现分散、复杂、混乱的特点。因此斗争成为不相联系的格斗,耗费大量的精力、鲜血和资本。
(2)文章的第二个大的方面包括第二、二、四部分,分析普鲁士、德国各邦和奥地利具体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说明整个德国都存在反对封建专制的社会任务。德国革命的性质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以资产阶级和广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下层封建地主为一方,以大地主大资本和国王为一方的矛盾日渐激化,造成了新的革命形势,没有法国二月革命的促进,德国革命也必然会爆发。
(3)文章的第三个大方面,包括第五、六、十一、十七和十九部分。分别介绍了德国人民起义的英勇斗争过程。这次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工人阶级作为主导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革命的彻底性、坚定性;批评了民主派革命的盲目性、空想性和动摇性;揭露了资产阶级在德国这场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叛卖行为,以及他们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丑恶行径。德国西南部起义的失败和德国议会的解散,结束了这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4)文章第四个大的方面,包括第八、九、十四部分。回顾近百年德意志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分析泛斯拉夫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对匈牙利革命和德国革命的影响,说明社会革命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另外,恩格斯严厉批判了德国各立宪派政府和自由派政府,他们站在反动势力一边镇压了波兰人和捷克人的革命运动,到处挑起民族仇恨,使各民族之间不能得到谅解和共同行动。
(5)文章的第五个大的方面,包括第七、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八部分。分析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要求,能够和反对封建专制的党派或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推进革命;另一方面是在胜利之后,他们一旦得到胜利果实,就反转枪口对准昨天的同盟者,为了打击革命群众的激进行为,资产阶级又需要封建贵族和官僚势力的支持和援助。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和对革命的叛卖行为,由于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动摇,无产阶级的力量还没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德国1848年革命必然被资产阶级葬送。
恩格斯对德国革命进行透彻分析的同时,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基本内容
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发展
(一)恩格斯认为应该从社会的总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条件中研究革命发生和失败、成功的原因。
恩格斯认为,革命发生、失败和胜利的原因都不能归结为偶然因素。研究德国1848年革命必然爆发又必然失败的原因不应该从几个领袖的偶然动机、优点、缺点、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每个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第483页)那么德国在革命爆发前的情形是怎样的呢?革命前夕的德国在政治上分裂成大大小小36个邦,这些邦都是封建诸候当政,政治上极端反动,社会面貌极端落后,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德意志联邦虽然也曾宣称自己不可分割,是统一的整体,但却没有真正统一,所谓联邦只是统一的虚假形式,封建阶级的特权和国家的分裂局面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法国相比,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缓慢,更没有像伦敦或巴黎那样的大工业城市。德国较为现代化的大机器工业是拿破仑大陆体系之下开始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各邦政府的关税政策,一直发展缓慢,使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规模小而且分散。随着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必然增长。资本主义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受到封建政治制度的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1848年前夕,德国的农业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以普鲁士为首的北方18个邦成立了关税同盟,对德国的工商业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德国资产阶级承担起德国资产阶级运动的领导。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处于富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希望跻身于富有的阶级中间,惧怕堕入无产阶级队伍,当资产阶级得势的时候,就想依附资产阶级,但是富有的阶级又迫使他们经常破产,他们为保障自己的利益则又能与无产阶级一起共同斗争,这个阶级就这样变来变去,动摇性是这个阶级的特点。由于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大工业无产阶级队伍还缺乏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没有纯粹的独立的工人运动,工人阶级深受各种空想主义的影响,真正关心本阶级解放的觉悟工人还很少。德国资产阶级强烈的发展要求和封建的政治制度、封建割据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激化是德国革命必然发生的深刻原因。同时德国资本主义的未充分发展和分散状况,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相应的无产阶级的不成熟状况,是造成德国1845至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深刻原因。
(二)恩格斯通过对德国社会各阶级分析,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革命的动力、作用问题。
恩格斯在对德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和革命的动力问题。他认为,德国资产阶级虽然有革命的要求和愿望,但它在革命中软弱、妥协、动摇,当革命向纵深发展时,这个阶级往往和反动势力相勾结,背叛人民革命,出卖协助他们的革命阶级。为此,资产阶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恩格斯把德国农民阶级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富裕农民,其地位介于不纳税的封建主和小农之间,它的政治方针是与城市资产阶级结盟,第二部分是小自由农,他们在封建制度下不断破产,其财产大都在极苛刻的条件下抵押出去了,只是名义上的自由所有者,第三部分是封建佃农,他们永远向地主交地租,给地主服一定劳役。最后一部分是农业工人.他们一生都处于贫穷饥饿之中,做他们雇主的奴隶。农民阶级中后二个阶级——小自由农、封建佃农和农业工人,“革命对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利,因此可以预料,一旦运动全面展开,他们就会一个跟着一个参加进来”(第489页)。同时,农村农民由于分散于广大地区,由于极难达到大多数意见的一致,“所以他们永远不能胜利地从事独立的运动”。(第489页)农民是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但不能做革命的领导阶级,只能做革命的同盟军,要靠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革命的根本动力。
另外,恩格斯充分肯定革命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重申了马克思提出的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观点。恩格斯指出;“正是旧的复杂的社会机体中的阶级对抗的这种迅速而剧烈的发展,使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使一个民族在这种剧烈的震动时期5年就走完在普通环境下100年还走不完的途程。”(第512页)
(3)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武装起义的理论。
恩格斯说:“起义也正如战争或其他各种艺术一样,是一种艺术,它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如果被忽视,那么忽视它们的政党就会遭到灭亡。”(第566页)这些规则是从各政党的性质和它所面对的环境的性质中产生的逻辑推论。按照1848年革命经验,恩格斯认为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第一,不要玩弄起义,除非你有充分准备来应付因此而招致的后果。往往敌人的战斗力量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如果起义者不能集中强大的优势力量,就可能被击溃或被消灭。第二,起义一旦发动起来,就必须以最大决心对敌人主动进攻。防御是任何武装起义的死路,它将使起义在和敌人较量之前就遭到毁灭。必须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必持保持起义者第一次胜利的行动所造成的精神上的优势;必须积极争取动摇势力;必须在敌人还没有集中军队进攻你以前,就使他们被迫退却。总之,应该按照“勇敢,勇敢,再勇敢”(丹东
(四)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民族问题,抨击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民族压迫政策,严厉斥责法国和德国资产阶级在1848年革命中背叛波兰和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的行径。恩格斯指出,1848年的革命,立即唤醒了一切被压迫民族起来要求独立和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德国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涨的最初的几天向波兰人许下支持他们民族独立的诺言,可是没过几天他们背弃自己的诺言,波兰革命运动就被他们镇压下去,使波兰和德意志人的仇恨又重新燃烧起来。法国和奥地利的资产阶级对待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采取同样的政策。无产阶级坚持国际主义精神,支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恩格斯认为,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运动是相互联系的,民族解放运动不能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应该从革命的利益出发,只有革命成功,才能保证各民族的利益,恩格斯说:“革命化了的各民族间的划界问题就会成为次要的问题,而主要的问题就将是确立一个对付共同敌人的安全的疆界。”(第525页)民族解放运动若不和革命运动联系起来便不会得到胜利。
恩格斯分析了“泛斯拉夫主义”运动,这个运动的发源地是波希米亚和克罗地亚,是少数属于斯拉夫民族的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妄想把已分散杂居的斯拉夫人,诸如波兰人、俄罗斯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斯拉夫人联邦,而对匈牙利人、土耳其人和德意志人采取驱逐和消灭的政策,当时的“泛斯拉夫主义”理论恰好助长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主义政策,在实际活动中对革命起着破坏作用。因此恩格斯认为,“泛斯拉夫主义”是一种反动的民族运动。
恩格斯对“泛斯拉夫主义”的分析评价,是以欧洲1848年大革命为背景的,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泛斯拉夫主义”鼓吹者的政治态度,它并不包括以
意义
这篇著作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1848年德国革命的结晶,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性,科学地总结了德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恩格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德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进行科学分析,切实分析了革命发展中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新动向,切实把握了1848年德国革命的趋势和结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