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创新路径研讨会暨综合素质教研室集体备课会议于弘毅328举行,政治理论课部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研讨会以4月2日预备会议为基础。预备会上,王珍兰、李娇颖两位老师开展主题教学展示,部门学科带头人及参会老师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两位老师据此精心打磨内容,在本周研讨会上呈现了完善后的展示成果。
王珍兰老师以“工匠精神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她从历史维度挖掘工匠精神的智慧根源,从现实维度彰显大国工匠的时代担当,并对未来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进行展望。李娇颖老师以“劳动与终身学习”为主题,剖析技术革命对劳动方式的变革影响,阐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探讨现代社会劳动趋势变化及通用劳动素养培育路径。
此次主题展示获部门老师一致好评,两位老师的教学特色得以淋漓展现。展示后,部门老师围绕展示内容交流研讨。部门学科带头人范书生教授高度评价两位老师的展示及本次研讨会,指出会议准备充分、学术氛围浓厚、讨论聚焦教学痛点难点,充分体现教研室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成果。他强调,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需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综合素质培养教研室主任郑曼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从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可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劳动教育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融入课程,不仅能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升课程质量与效果,培育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本次研讨会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优质平台。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紧跟时代步伐,强化理论积累,深化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图1:李娇颖老师教学展示)
(图2:王珍兰老师教学展示)
(图3: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