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部门:教务部
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专业+人工智能”建设方向,10月21日下午,在弘毅楼328会议室学院召开了“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工作研讨会。院长任碧云、教务长时憧宇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政治理论课部、体育课部主任,督导专家、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及教务部、教育评价与专业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长时憧宇主持。
会议现场
会上,教务长时憧宇指出,学院于今年5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明确将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列为重要内容。本次会议是教学工作会议的延续,旨在聚焦AI时代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方向,形成适合学院发展的“专业+人工智能”融合路径,也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前谋划。
教务长时憧宇主持会议并讲话
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学科专业带头人围绕“专业+人工智能”建设核心问题,结合专业建设现状展开了交流研讨,汇报了“专业+人工智能”的探索进展与下一步计划。督导专家则从专业定位、技术应用、风险防范等角度提出建议。
院长任碧云教授在讲话中,肯定了各教学单位在“专业+人工智能”探索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围绕 “专业+人工智能”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学院要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专业+人工智能”建设路径,并让这一理念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自觉,全面融入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各专业要立足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深入思考如何培养更能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学生,系统梳理现有培养方案,明确现状、找准突破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提早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三是各学院在专业建设工作中,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切实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有效性,做到预算精细、规范、务实,确保专业建设规划与经费保障精准匹配。
院长任碧云讲话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明晰了“专业+人工智能”的实施路径和发展方向,对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新要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