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部门:安全部
11月12日,为深入推进2025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切实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的消防知识培训与应急演练活动。活动邀请京津新城消防救援站和将城应急救援队共同参与,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体验深刻的消防安全实践课。
活动伊始,学院党委书记梁海龙、院长助理郭鑫代表学院向长期支持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京津新城消防救援站和将城应急救援队分别赠送了锦旗,承载着学院全体师生对两支专业队伍守护校园安全、普及生命技能的诚挚敬意与衷心感谢。


京津新城消防救援站:沉浸式体验,筑牢防火“安全墙”
京津新城消防救援站站长李晨阳首先向在场师生深入解读了今年“119”消防宣传月“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的主题内涵。他结合近期典型校园火灾案例,特别是因违规用电、不当用火引发的险情,着重强调了安全用电、规范用火的极端重要性,提醒师生要时刻绷紧安全弦,杜绝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电线、违规充电等危险行为。
随后,消防指战员们打开消防车器材箱,向师生们详细展示了切割破拆工具组、空气呼吸器、消防水炮、救生绳索等各类高科技消防救援装备,并讲解了其功能和应用场景。最令同学们兴奋的是消防水枪出水体验环节。在消防员的专业指导下,多位学生代表穿上消防服,手持沉重的水枪,亲身体验了高压水流的强大冲击力和精准喷射技巧。水龙喷涌而出的瞬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消防员灭火救援的艰辛与英勇。


将城应急救援队:掌握救命技能,畅通生命通道
将城应急救援队朱营队长则聚焦于“黄金救援时间”内的关键急救技能。他通过生动讲解与标准示范,详细教授了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成人与婴幼儿的不同操作手法)、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术”(CPR,包括胸外按压位置、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要点)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规范操作流程。朱队长强调,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在危急关头就是挽救生命的“法宝”,鼓励大家积极学习掌握。
理论学习后,应急救援队员组织师生分组进行了急救技能实操训练,利用模拟人道具反复练习按压手法与AED操作,确保动作标准有效。随后,活动迎来高潮环节——消防逃生模拟舱体验。在队长指挥下,师生们分批进入充满无害浓烟(模拟真实火场烟雾环境)的黑暗逃生舱。舱内通道曲折、视线受阻,大家必须牢记“低姿、捂口鼻、沿墙摸索”的逃生要领,紧张有序地快速通过。逼真的模拟环境有效锻炼了师生在火场中的心理素质与应急逃生能力。


此次消防主题培训活动,不仅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更通过亲身体验极大提升了师生面对突发险情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思想共识与行动自觉,引导师生主动参与校园安全守护,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