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情通报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23浏览次数:13

    近期,我院发生多起非接触式诈骗案件。针对这几起案件,安全部发布警情通报。望各系部、二级学院加强学生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教育。
    一、购买游戏装备诈骗
    (一)案情
    近期,我院发生两起购买游戏装备被骗案件,我院学生刘某某、张某某涉案金额共计近4000余元。
诈骗分子通常先是在游戏聊天频道、交易平台、贴吧、讨论群、论坛等渠道发布买卖或代练消息。受害学生联系后,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的贪图便宜心理,以低价购买或高额回报为由,引诱学生上当受骗。受害学生按照诈骗分子的连环操作进行打款,被骗共计4000余元。目前已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
    (二)提示
    1.游戏装备的私下交易不但会造成装备和账号的损失,更会造成经济损失。
    2.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平台网址链接并填写个人资料,更不能直接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对陌生网站和平台更要提高警惕,切勿在无法保障安全性的情况下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等隐私信息。
    二、刷单兼职诈骗
    (一)案情
    近期,我院两名学生张某某与刘某某均因“刷单”兼职被骗共计4960元。
    诈骗分子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发布招聘广告,打着“高薪”“轻松”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一旦有学生主动联系,犯罪分子会先对其进行培训,告知工作十分简单,只要在网上拍下指定的商品并付款就能获得不菲的报酬,诈骗分子不断谎称受害学生的银行卡号不正确,无法为其打款,要求受害学生提供其银行卡号及密码,受害学生为获得报酬将其个人隐私信息提供给诈骗分子,被骗共计近5000余元。目前已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
    (二)提示
    1.不要在网上透露自己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号、密码、支付宝账号等,增强防范意识,如果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拨打学院安全部警务室24小时求助报警电话022-22413110进行询问求助;
    2.无论任何网上活动,要求先行缴纳费用或多次索取费用时,应当立即拒绝;
    3.发现有其有诈骗迹象的应当截图立即报警。
    三、冒充好友诈骗
    (一)案情
    诈骗分子利用QQ主动联系我院学生刘某某,并伪装成刘某某的朋友,声称此QQ号为刘某某朋友的小号,要求对其QQ大号进行身份验证予以解封。刘某某予以相信并欣然接受,按照诈骗分子提供的步骤扫描其特别提供的“身份验证”二维码,填写了QQ号及密码等个人信息,并将QQ辅助验证的短信验证码的截图发给诈骗分子,造成刘某某QQ号被盗。
紧接着,诈骗分子利用刘某某QQ号对其好友张某某以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发给张某某一张伪造的网银转账记录,要求张某某将钱款转到诈骗分子的另一个银行账号中。张某某被骗1500余元。目前已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
    (二)提示
    1.不要尝试通过QQ辅助验证、微信辅助验证、买卖微信账号等方式“赚钱”。
    2.不要随意将自己的银行卡以及身份证信息告诉给他人。
    四、冒充客服实施诈骗
    (一)案情
    我院学生张某某、刘某某均因冒充客服诈骗被骗金额共计45000余元。
    诈骗分子冒充客服,声称我院学生张某某购买的30余元的衣物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为其退款。张某某为了立即获得所退款额,主动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转账2100余元,又按照诈骗分子操作指令向借款平台借款共计30000余元,全部汇入诈骗分子指定银行卡内,被骗共计33000余元。目前已交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调查。
    (二)提示
    1.如遇“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手续,可登陆官网进行核实,切忌跳出原有平台私下加微信QQ进行相关操作。
    2.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切勿随意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更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谨防中木马病毒或误入钓鱼网站。
    3.如发现支付宝、微信账号或银行卡内的资金被无故转走,请立即更改密码,同时联系相应的官方平台处理,并拨打110进行报警。
    安全部提示各位师生加强安全意识,关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安全中心”微信公众号,学习安全防骗知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透露个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一旦被骗,要立即拨打安全部警务室24小时报警电话:22413110进行报警。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安全部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