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天津助力人文课堂 师生共寻城市文脉

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07-08浏览次数:10


 “当河海之要冲,为畿辅之门户。”天津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绵长,彰显独特韵味。近日,人文学院邀请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资深导演张玲,在新上善104教室面向传播学专业学生,以“影像中的天津故事”为题与学生分享了团队多部作品的创作经历,探寻天津城市魅力。此次讲座由传播学教研室策划并具体执行。

10年、35集、1650分钟!讲座伊始,张玲导演以“馒头理论”为引,巧妙地比喻从饥饿到饱腹,源自于持续的积累。在纪录片创作中,这种精神同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积累和探索创新,才能拍摄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将更多精彩的故事呈现给观众。

讲座现场

她结合《五大道》《有个学校叫南开》《津门往事》《过年的画》《杨柳青青—年画里的中国故事》等多部天津历史人文纪录片,分享“以现实人物反映历史事实”的创作思路,透物见人。同时强调,纪录片不仅仅讲述事件本身或人物行为,还要探寻背后的原因和思想,重在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思考。比如“五大道”本是一片历史文化街区,纵横23条马路,方圆1.4平方公里。但是在纪录片《五大道》创作中,团队一改传统的线性结构,将现实人物与历史人物不断穿插,古今故事交替推进,夹叙夹议,第一次从“五大道”的视角全景式反映天津近代百年历史。影片播出后,不仅为天津旅游业发展带来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重新认识并爱上了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可谓“一部片子打响了一座城市”。

观看纪录片

在进一步的交流中,张玲导演建议学生成为优秀的纪录片制作者,需要注重培养多学科的系统思维,涉及哲学、人类学、艺术、历史、心理学、音乐文学等领域。理解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适当的时机将它们融合,对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是极其有益的。在互动环节,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张玲导演耐心解答,尤其是针对如何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问题,她提出要人、事、物、理四个维度讲好故事,功夫在诗内也在诗外

团队作品的社会反响

互动环节

整场讲座气氛轻松融洽,众多学生意犹未尽。大家不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天津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细化课堂“颗粒度”,打通课堂与业界,实现以文化人,是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正在探索的教学改革方向。此次活动是一次有益尝试,未来传播学教研室还将结合自身实际,从校园文化、传统文化、城市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层次文化中挖掘要素,创新运用,培养学生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