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焦树芳,1989.08.20-,女,汉,文学硕士,讲师
求学经历:
1.2010年9月-2014年6月 在西南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2.2014年9月-2017年6月 在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并获文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讲授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简史》、《汉字文化》、《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等。
发表论文:
1.四川方志中的郭沫若探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3,(1)
2.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22,(5)
3.魏晋南北朝方言分区研究述论[J].乐山师范学报.2021,(10)
4.《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21,(4)
5.三国时期音注声类考[J].北斗语言学刊(七).2020,12
6.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21)
7.《说文》方言词的用字研究[J].许慎文化研究(第四辑).2019.12
8.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与课程建设[J].黑龙江教育.2019,(5)
9.《四声篇海》444部的确立[J].成都东软学院学刊(四).2019.2
10.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汉字文化”课程构建[J].汉字文化.2019,(19)
11.《<说文>楚方言词的发展》,许慎文化研究(第三辑).2017.7
12.“干”字的职用演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1)
13.《说文》《方言》并见楚方言词的历时考察.涛邻雅集.2016.10
14.《字汇》214部的确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
科研课题:
1.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的路径探析,院级教改项目,2020年,已结项,主持人
2.四川方志中的郭沫若史料整理与研究,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9年,已结项,主持人
3.关于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2019年,已结项,第二参与人
4.汉字文化,院级精品任意选修课建设项目,2019年,已结项,主持人
5.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改革探,院级教改项目,2019年,已结项,主持人
6.基于需求分析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建设,院级教改项目,2018年,已结项,主持人
7.杨廷和与杨慎,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年,已结项,第三参与人
8.郭沫若对二重证据法的实践与发展,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7年,已结项,第五参与人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高校课程建设研究,天津市教育工委调研课题,2017年,已结项,第五参与人
10.魏晋南北朝方言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14年,已结项,第三参与人
著作和教材
1.媒介融合与出版传媒企业发展,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2月,参编
2.中华简史,巴蜀书社,2018年5月,参编
获奖和荣誉
1.2020年12月,荣获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优秀教职工称号。
2.2019年12月,荣获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