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际银

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37

个人简介:崔际银,1957年10月出生,男,汉族,文学博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人文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理事、中国“二安”(李清照-辛弃疾)研究会理事、《王维研究》编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鉴定专家、天津市社科项目评审鉴定专家。

求学经历:

1.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2.1985年9月-1987年1月,在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研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3.1995年9月-1996年8月,在乌克兰国立哈尔科夫师范大学讲学并进修俄语;

4.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学习古代文学并获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

讲授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诗词鉴赏与创作》、《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国学经典导读》、《论语导读》、《红楼解梦》等。

发表论文:共计80余篇,选列如下:

1.呈示珍本  精审细究——评《孤本品诗仙:<瑶台风露>整理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27日

2.试述李白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3)

3.论李白的“别称”[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1)

4.以单篇体制 寓大著格局——浅评王基伦教授《宋代文学论集》,台湾:《书目季刊》(第五十一卷•第一期),2017.6

5.陆游评述苏轼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2016(1)

6.试述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方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5)

7.论唐代小说中的杜甫故事[J],杜甫研究学刊,2012(1)

8.论唐人小说接受诗歌之方式[J],南开学报,2010(1)

9.论王安石文学活动之“政治”特征,香港:新亚论丛(第十期),2009.6

10.明清小说用诗“点”评,韩国:中国语文学(第51辑),2008.6

11.唐诗与唐人小说用诗流程之互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2.唐代释僧小说的文化观照[J],山西大学学报,2007(1)

13.“诗与唐人小说”研究述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3(4)

14.略论唐人小说接受诗歌之功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3(3)

15.唐宋八大家称名说绎[J],南开学报,2002(4)

16.柳宗元“牢骚文”论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2(3)

17.“郑、卫”情诗文化蕴涵阐析[J],天府新论,2001(6)

18.“瘦”:李清照词的美学特征[J],名作欣赏,2001(3)

19.杜甫处世为人特征论略[J],河北学刊,2001(2)

20.“六经”与我——传统文化认知过程刍议[J],东方丛刊,2000(2)

21.也谈《水浒》中的女性[J],明清小说研究,1999(2)

22.“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辨析[J],东方丛刊,1998(1)

23.始于笃学 终乎变新——略论欧阳修对韩愈的继承与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4)

24.两极意象 合塑真身——浅议李白诗中酒、月之功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25.豪放词成因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3)

科研课题:

1.“李白人格形象研究”,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8年,已结项,主持人

2.“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研究计划项目,2017年,已结项,主持人

3.“高校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天津市高教学会课题,2008年,已结项,主持人

4. “优秀文学作品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关系研究——以宋代文学为例”,天津市社科项目,2008年,已结项,主持人

5.“加强高校人文社科基础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天津市教卫系统重点调研课题,2006年,已结项,主持人

6.“诗与唐人小说”,河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3年,已结项,主持人

著作和教材:

1.《何以诗仙:李白人格形象研究》(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25年9月,独撰

2.《中国传统文化举要》(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独撰

3.《大学语文》(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主编

4.《文化构建与宋代文士及文学》(专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9月,独撰

5.《大学语文》(第一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主编

6.《诗与唐人小说》(专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独撰

7.《唐宋八大家新论》(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6月,独撰

8.《历代边塞诗百首》(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1994年3月,自编

获奖和荣誉:

1.2025年5月,《中国传统文化举要》(专著),入选全国“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社长总编荐书书目”

2.2021年12月,“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案例),获天津市学校“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

3.2021年4月,本人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荣获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4.2021年4月,本人荣获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5.2010年3月,《略论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论文),获中央党校哲社班学术征文一等奖

6.2009年10月,《论王安石为文与从政之关系》(论文),获天津市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7.2006年12月,《诗与唐人小说》(专著),获天津市第十届社科成果二等奖

8.2002年2月,《唐宋八大家新论》(专著),获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奖